附件3

 

2020年度高新技术领域重点研发项目

申报指南

(该指南在线填写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申报书

 

全面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深入落实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重大战略,围绕“5+1”现代产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绩效目标:新技术领域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申请一批软著、专利等,形成一批重点产品。

一、资金支持方式

专项资金采取前补助支持方式。

二、支持类型和经费

按照高新区高质量发展项目、“5+1”产业技术领域重点项目“5+1”产业技术领域面上项目和协同创新项目进行分类支持。

承担有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且已到期,截止到2019930日(含)前未完成项目验收的企业,牵头新申报的项目不予立项。

()高新区高质量发展项目。

鼓励各省级以上高新区组织园区内优势企业围绕主导优势

产业申报科技计划项目,为推动高新区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我省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培育壮大“5+1”万亿支柱产业提供有力支撑。

每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二)“5+1”产业技术领域重点项目

根据我省产业发展实际,围绕贯彻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决定》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为全省形成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格局提供科技支撑,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区域辐射带动力的现代产业集群,以企业为主体,鼓励产学研联合,支持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各市布局的重大产业化项目。

除特别说明外,经费支持额度一般不超过100万元,具体见指南有关说明。

 ()“5+1”产业技术领域面上项目

面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有效高新技术企业、已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发挥省级科技计划的引导作用,注重解决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市场需求和产业升级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等应用研究和集成示范,注重与应用基础研究的衔接,注重和扩大在创新中科技人员的自主权和鼓励自由探索,形成一批面向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成果。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申报的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20万元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的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30万元。

()协同创新项目

面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协同创新企业,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结合四川省协同创新发展的重点技术、重点方向和优势领域,以科技协同创新自主创新为核心,发挥省级科技计划的引导作用,重点支持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符合四川省协同创新发展方向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等,着力形成一批面向协同创新产业领域的科技成果。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申报的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30万元企业申报的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50万元。

三、实施周期

一般为2年,20201月至202112月。

四、支持重点

(一)高新区高质量发展项目。

总体要求:2020年,鼓励各省级以上高新区组织园区内优势企业围绕主导优势产业申报科技计划项目,为推动高新区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我省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培育壮大“5+1”万亿支柱产业提供有力支撑。

资金支持方式:专项资金采取前补助支持方式。

支持额度:每个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实施周期:一般为两年,20201月至202112月。

有关说明: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申报时必须附相关省级以上高新区推荐申报文件

1.由成都高新区围绕电子信息、新一代人工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组织项目5项;

2.由绵阳高新区围绕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智能装备、节能环保等领域组织项目3项;

3.由自贡高新区围绕新一代网络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与智能汽车等领域组织项目3项;

4.由乐山高新区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组织项目3项;

5.由泸州高新区围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组织项目3项;

6.由德阳高新区围绕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先进材料等领域组织项目3项;

7.由攀枝花钒钛高新区围绕绿色钛化工、钒钛新材料等领域组织项目3项;

8.由内江高新区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领域组织项目3项;

9.由成都金牛高新区围绕电子信息领域组织项目1项;

10.由德阳旌阳高新区围绕新材料领域组织项目1项;

11.由中江高新区围绕智能装备领域组织项目1项;

12.由资阳高新区围绕口腔装备材料领域组织项目1项;

13.由新都高新区围绕轨道交通领域组织项目1项;

14.由绵竹高新区围绕绿色化工领域组织项目1项;

15.由游仙高新区围绕节能环保领域组织项目1项;

16.由江油高新区围绕新材料领域组织项目1项;

17.由眉山高新区围绕新材料领域组织项目1项;

18.由遂宁高新区围绕大数据领域组织项目1项;

19.由沿滩高新区围绕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组织项目1项;

20.由南充高新区围绕电子信息领域组织项目1项;

21.由宜宾高新区围绕新能源与智能汽车领域组织项目1项。

(二)“5+1”产业技术领域重点项目

电子信息领域:

1. 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

有关说明: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领域指南,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每项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头企业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或注册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相关指南条目另有要求的以指南条目具体要求为准)。

16英寸化合物半导体毫米波及功率芯片代工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6英寸化合物半导体毫米波及功率芯片代工工艺平台、高效硅基GaN功率芯片结构设计等技术问题,突破0.15μm pHEMT工艺、多功能外延材料、器件阈值电压调控等关键技术,实现自主可控的6英寸化合物半导体工艺平台及大功率器件。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功率器件阈值电压达到2V以上、击穿电压达到800V以上,形成6英寸芯片批量加工技术,申请发明专利3-5项,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

注:该条指南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

2)超高清大尺寸TFT-LCD屏驱动芯片设计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大尺寸或超大尺寸TFT-LCD驱动芯片及高速接口技术,突破多通道集成的低功耗模拟设计、高频高压模拟设计、显示优化等关键技术,实现面向4K8K超高清分辨大尺寸屏幕的显示驱动芯片。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显示帧频可达8K @120Hz/240Hz,申请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项,形成产品1个,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

35G安全芯片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5G通信终端密码芯片技术,突破5G通信终端安全芯片架构、安全芯片低功耗设计方法、密码电路抗侧信道攻击方法、安全片上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实现5G通信终端安全芯片及其配套应用解决方案。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支持对称和公钥密码算法可重构实现,对称加解密运算处理性能不低于300Mbps;申请发明专利3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项,形成产品1个,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

45G通信终端多模射频功放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5G通信终端多模射频功放、射频开关的设计,突破满足5G通信需求的高功率、高效率、大带宽射频功放与开关,以及5G终端射频功放与射频开关一体化封装等关键技术,实现5G通信终端国产功放芯片及其产业化。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项,功率放大器饱和输出功率和功率附加效率PSAT>33dBm,申请发明专利2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2项,形成产品1个,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

5)卫星导航芯片研究。

研究内容:研制新一代低成本低功耗全球体制北斗基带芯片,突破高灵敏度、双系统SoC架构、深亚微米工艺低功耗设计等关键技术,以及实现北斗导航信号捕获、跟踪和导航定位解算等核心算法,形成算法平台及设计原型电路,完成导航基带芯片的流片、封装和测试。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最高速度不低于500m/s、定位精度:(水平8米、垂直9米),申请发明专利1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项,形成产品1个,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

6)高效能高频GaN电源转换核心芯片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高压GaN增强型电源转换核心芯片的结构设计、高击穿电压与芯片验证方案等技术,突破GaN 基异质结极化的结构限制,以及栅控制策略等关键技术,研制出面向快充、电源转换与伺服电动机等应用的高效能高压GaN电源转换核心芯片。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项,实现源极-漏极的击穿电压达到650V以上、源极-漏极的导通电阻小于300毫欧,申请发明专利2项,芯片布图设计2项,实现销售收入200万元。

7)电磁感应无线能量传输芯片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电磁感应小功率无线能量传输芯片的架构、高集成度IC设计、电磁兼容设计,突破电磁兼容、温升控制、高效率传输等关键技术,实现高效、安全的电磁感应无线能量传输芯片及其在多个场景的应用。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项,发射端最高发射功率25W,整机充电效率需接近80%,满足IECEMC标准,申请发明专利3项,形成产品1个,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

8)非制冷红外图像处理ASIC芯片设计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结构简单、成像质量好、体积小巧、功耗低、温度稳定性好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图像信号处理芯片,解决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后期图像处理和探测器本身校正的问题,通过红外热成像图像处理用硬件逻辑方式实现算法加速引擎,提高系统处理效能。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项,最高分辨率支持1024x768,具有灰度和伪彩变换功能、非均匀性和盲元替换功能,申请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2项目,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项,实现销售收入1500万元。

9)集成CNNSoC芯片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制集成卷积神经网络(CNN)的片上系统(SoC)芯片,突破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芯片设计、算法实现等关键技术,解决现有系统高功耗、集成度低问题,完成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芯片研制并行成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项,支持主流神经网络架构的模型算法,申请发明专利3项以上,发表论文3篇,形成产品1个,在三维人像采集、感知和识别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

10)智能家居高级安全技术的SoC芯片实现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高级安全芯片架构,开发TEE OS系统软件,设计符合DRM规范的SoC高级安全构架并开发DRM可信任的执行环境,设计防止黑客攻击的安全方案,实现安全应用程序在处理器可信任运行环境中执行。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项,完成主要安全性能指标的测试认证,申请发明专利不低于2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项,形成产品1~2个,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

11NB-IOT射频收发机IP架构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超低功耗NB-IoT射频收发机IP架构,突破超低功耗高精度数模转换器、集成高功率射频功放、集成射频收发开关、集成高精度数字补偿晶体振荡器等关键技术,实现国产NB-IOT的低功耗宽带射频收发IP商用。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4项,兼容3GPP R14 NB_IOT标准,接收灵敏度不低于-110dBm,申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3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项,形成产品1个,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

12)新型阵列化多通道光电探测器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新型阵列化多通道光电探测器,突破探测器芯片高精度光耦合工艺、探测器芯片宽带匹配电路、宽带放大技术、通道间隔离、一致性等关键技术。实现新型阵列化多通道光电探测器整体工艺能力和关键制造水平提升,推进射频光电转换在雷达、通信、电子对抗等领域的发展。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项,频率范围满足0.8GHz-20GHz,输入光饱和功率不低于11dBm,申请发明专利1项,形成产品1个,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

13)三基色激光显示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家用三基色激光显示产品,突破耐高光功率密度玻璃材料开发、耐高光功率密度模造镜片评估与量产、激光散班改善等关键技术,解决激光显示动态补偿与静态元件设计、三基色激光显示产品光源散热、激光光源非线性衰减动态补偿色平衡等技术难题,实现家用三基色激光显示产品的批量化生产。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整机产品亮度≥2500lm,解析度4K,申请发明专利6项,形成产品1个,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

注:该条指南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

14RGBY色系激光投影机的自由曲面融合校正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主流RGBY激光荧光投影体制带来的颜色随亮度漂移问题,以及对多投影融合带来的融合偏色问题,突破非线性亮度颜色补偿与结构光曲面校正的关键技术,解决激光投影快速融合调校与色空间变换,实现基于单色激光投影的高质量融合原型系统。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项,融合带颜色漂移下降80%以上,申请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项,形成产品1个,实现销售收入1500万元。

15)高亮度高分辨率OLED微显示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高亮度高分辨率OLED微显示技术,突破高亮度Micro-OLED驱动芯片设计、高效率长寿命Micro-OLED器件结构开发等关键技术,解决芯片高刷新率驱动、芯片低功耗显示驱动等技术难题,实现超高像素密度Micro-OLED显示器件制备,形成稳定的产品开发能力。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Micro-OLED显示器件分辨率≥1920×1080,申请发明专利4项,形成产品1个,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

16)大尺寸激光显示光学屏幕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大尺寸菲涅尔透镜批量制造技术体系以及透镜连续化制造工艺和设备,突破微细结构光学薄膜材料开发与工艺设备等关键技术,解决菲涅尔透镜批量制造、微细结构光学薄膜制造、可见光多带通光学投影屏幕制造等难题,实现基于柔性基材的大尺寸激光显示菲涅尔光学屏幕的批量化生产。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菲涅尔透镜工作面光洁度优于1.0μm,菲涅尔透镜节距≤0.1mm,申请发明专利6项,形成产品1个,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

17)高可靠性车载AMOLED显示。

研究内容:研究高可靠性车载AMOLED显示技术,突破高亮度长寿命OLED器件结构设计、高可靠性薄膜封装结构设计及工艺等关键技术,解决柔性AMOLED残像补偿和温度补偿等难题,实现器件结构稳定、应用功能集成的高可靠性车载AMOLED显示批量化生产。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产品寿命不低于10000小时,亮度均一性大于80%,申请发明专利3项,形成产品2个,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

18)超高迁移率氧化物TFT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超高迁移率氧化物TFT技术,突破新型氧化物半导体TFT的材料、工艺及配套设备等关键技术,解决8K超高清液晶显示透过率提升技术,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功耗8K超高清TFT-LCD核心材料应用布局,结合5G信号高速发展规划,开发8K超高清液晶电视产品。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分辨率不低于8K@120Hz,申请发明专利3项,形成产品2个,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

注:该条指南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

19)显示和低功耗驱动电路集成。

研究内容:研究TFT-LCD显示和低功耗驱动电路集成技术,突破在玻璃基板上实现显示和驱动电路集成的关键技术,解决电路方案匹配新的玻璃基CMOS器件开发难题,实现显示面板上集成驱动电路,达到低功耗、低成本目的,同时有利于显示产品实现异形化。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不低于3项,SPI接口时钟频率不低于2MHz,功耗小于60uW@1Hz White Patten,申请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不低于3项,形成产品1个,实现销售收入约5000万元以上。

20Micro-LED量产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Micro-LED量产关键技术,突破Micro-LED发光器件的微纳加工技术,解决不同加工技术对 Micro-LED器件光电特性的影响以及尺寸效应边缘效应对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效率、可靠性、寿命等特性的影响等难题,实现红、绿、蓝单颗微小尺寸 Micro-LED 器件的开发。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1项,发光器件单个像素尺寸小于500um,半亮度寿命超过 5000 小时(@2000 cd/m2),申请发明专利3项,形成产品1个,实现销售收入约300万元以上。

21)高效OLED材料。

研究内容:研究高效OLED材料技术,突破真空热蒸发型OLED材料开发及批量化生产关键技术,解决真空热蒸发型OLED新材料设计、合成、提纯到产品应用及量产导入等技术难题,实现高效率、高稳定三基色 OLED 发光材料所需要的低成本电子/空穴注入与传输材料的批量化生产。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不低于120,能带宽度不低于2.5eV,申请发明专利3项,形成产品2个,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达到现有产品的进口替代目的。

2.新一代网络技术

有关说明:新一代网络技术领域指南,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每项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头企业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相关指南条目另有要求的以指南条目具体要求为准)。

1)面向5G的智能宽带多媒体集群网络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面向5G的智能宽带多媒体集群网络架构,突破宽带多媒体集群业务实时高效调度等关键技术,实现多媒体集群调度、移动视频监控、现场视频图像采集等开发和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突破5G集群通信关键技术点2个,视频专网接入服务器视频业务最高分辨率1080p,视频专网接入服务器单基站最大终端并发数至少3个,支持10路集群语音并发通话;申请发明专利2项,形成产品1个,在通信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

2)高安全5G终端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我国自主可控的密码模块和密码体系,突破高安全5G终端等关键技术,实现从密码实现、密码应用到后台的密码管理,建成自主密码体系化应用系统,满足5G应用场景高安全需求。

考核指标:突破5G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点3个,5G高安全终端支持密码认证、数据加密传输和安全管控,系统并发数≥3000个,网络连接数≥10000个;密码模块支持算法可重构,应用加解密吞吐率≥40Mbps;密码模块典型工作功耗≤200mW(加解密速率为40Mbps时),静态功耗20mW。申请发明专利2项;形成产品1个;在政务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

3)工控系统实时网络主动安全与自适应预测模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态势感知,突破工控网络空间安全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分析工业现场网络对于恶意攻击的场源特性,精准描述恶意攻击目标的整体走势,构建立体式纵深预测恢复模型,实现工业互联网实时网络量化分析与主动安全防御,并开展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突破网络与系统安全防护关键技术点3个;支持不少于5种工控协议仿真,节点数量不少于50种;支持高等级工控网络威胁检测,能抵御不少于2种工控仿真系统识别工具;支持工控网络攻击快速响应,攻击检测到防御的响应时间不超过1分钟。申请发明专利2项;形成产品1个;在制造、化工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2个以上。

4)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媒体观点挖掘及演化预测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媒体观点挖掘及演化预测,突破文本及视图像内容的局部特征提取识别和分类、特定信息检测、媒体观点感知和强度评估、趋势突变/拐点成因分析等关键技术,构建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媒体传播时空模型、事件影响因果链模型,掌握重大网络安全事件传播路径、传播特征、传播效率等与事件主体、媒体观点分布、观点烈度等的复杂相关性及传播时空特性与规律,增强事件挖掘及演化预测能力。

考核指标:突破网络舆情预警分析关键技术点3个;采集覆盖涉网络安全与内容安全信源站点数量不小于3000个,账号数量达到10万量级;挖掘媒体观点分类不少于5种,内容安全提醒告警方式不少于3种;支持3种以上特定场景的识别、对比分析,支持2类以上特定敏感人物的识别、对比分析,支持3种以上视图像数据的特定标识识别、对比分析。申请发明专利2项;形成产品1个;在网信、媒体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2个以上。

5)固态量子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固态量子网络保真度、容量、距离等性能领域,突破量子隐形传态、等关键技术,在模拟城域光纤网络平台中,搭建量子隐形传态研究平台,研制光通信波段多频道固态量子存储器,实现频分复用的高产率、高不可区分、高纯度的芯片集成固态量子光源。

考核指标:突破量子网络关键技术点3个,量子光源:双光子干涉>95%、纠缠保真度>95%、光子对产率>1MHz、复用模式数3个;量子隐形传态研究平台:光纤长度50公里、传态保真度>80%;固态量子存储器:频道数3个、频道间隔20GHz、频道宽度5GHz、存储时间>100ns。申请发明专利2项;形成产品1个;在网络安全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

6400G超高速光通信模块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400G超高速光通信模块,突破光传输超高速率、研制400G多通道光发射组件和光接收组件,采用气密性封装,把4/8路高速光信号通过Mux合波在一根光纤中传输,每路光信号56G基本速率;采用4电平PAM4信号调制,使得每路光信号速率达到112G4/8合波后的总传输速率达到448/896Gbps的超高传输速率。

考核指标:突破5G射频与天线增强关键技术点2个;申请专利2项;形成产品1个;在网络通信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

7)时间敏感网络交换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时间敏感网络交换技术领域,突破基于时间敏感调度机制的交换技术、基于1588标准的时间同步技术等关键技术,设计交换芯片原型,为工业实时控制等应用场景研制一种高实时、高安全、确定性的数据网络。

考核指标:突破时间敏感网络交换关键技术点3个,交换容量不低于8Gbps,单转发节点对确定性业务流(64byte)的转发时延小于100us;支持基于IEE802.1Qbu/Qvb上行流量监管、下行流量调度,流分类及基于优先级的抢占特性。申请专利2项;形成产品1个;在工业制造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

8)面向物联网的信息安全交换与隐私保护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物联网信息安全领域,突破物联网身份和位置隐私保护、安全路由等关键技术,针对物联网通信的安全隐患和隐私威胁问题,提出基于自组织匿名转发和同态加密的安全传输机制和基于属性的身份匿名匹配机制,支撑解决现有物联网隐私保护与安全传输问题,在实际环境进行能力验证。

考核指标:突破物联网安全关键技术点2个;申请专利2项;形成产品1个;在物联网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

9)智能捷变频自适应数字发射设备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超高清视频数字发射领域,突破数字调频发射等关键技术,研制智能捷变频自适应数字发射设备,适应基层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的使用环境。

考核指标:突破超高清视频数字发射关键技术点3个;调制误差率(MER):≥40.1dB;邻频道内的发射功率:57.4dB邻频道外的发射功率:73.7dB整机效率:≥33.2%;带肩比(中心频率±4.2MHz):<-42.3dB,带内不平坦度(fc±3.591MHz):-0.4dB0.4dB。申请专利2项;形成产品1个;在广播电视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

10)基于北斗卫星的地质灾害预警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北斗卫星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相结合,针对重大地震、极端气象、重大水旱,以及矿山灾害等问题,突破北斗多源融合导航技术、图形处理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北斗+GPS、北斗+GPS+伪卫星高精度解算和其他传感器数据分析,将复杂的地质灾害防治预警体系通过二三维地图、数据表格、图形等方式展现,并通过辅助决策功能为各级指挥人员提供科学的、可视化的决策依据,有效缩短应急救援决策周期。

考核指标:突破北斗导航行业应用关键技术点2个;支持WebGLGISBIM等至少3种以上二维、三维时空数据引擎技术;支持5种以上组合计算分析,支持2种以上几何增量数据模拟分析(含算法),实现3种以上多维模型预测(响应时间不超过应急处理的预留时间)。申请发明专利2项;形成产品1个;在地质灾害预报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2个以上。

注:该条指南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如由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牵头企业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

11)北斗三号应急搜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北斗三号新导航信号的高灵敏高精度基带接收技术、LDPC/Turbo解码技术、新的RDSS区域短报文和全球短报文通信技术等关键技术,实现应急搜救业务流程处理。

主要目标:具备B1C/RDSS定位功能、RDSS区域短报文和全球短报文通信/位置报告功能,应急搜救业务处理功能水平定位精度≤6米,垂直定位精度≤8米,冷启动灵敏度-133dBm

注:该条指南由绵阳市科技局推荐申报1项,申报时必须附绵阳市科技局推荐申报文件,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3.大数据。

有关说明:大数据领域指南,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头企业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相关指南条目另有要求的以指南条目具体要求为准)。

1)基于区块链的政务大数据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数据综合碰撞分析、深度挖掘、决策支持的新型大数据政务监察需求,突破区块链的分布式加密账本、共识算法及合约引擎等技术瓶颈,实现开发数据采集中心、智能化的数据快速检索和定位、数据可视化产品的目标。

考核指标:突破区块链的分布式加密账本、共识算法关键技术点2个;支持政务数据监察业务的实时性要求满足20000/s;在GB数据容量条件下,分析与预测模型的分析时长不超过10秒;准确度与人工分析结论相比误差不超过5%。申请发明专利4项以上;形成产品1个;在政务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

2)多维信息融合和特征提取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多源、多传感器的多维信息智能识别与融合技术,突破传感器信息纠错、模式识别、局部决策融合和特征选择、特征提取等关键技术,实现装备的同质传感器原始数据层的融合、多维传感器的特征向量融合、人机交互的智能决策支持和装备的特征提取的目标。

考核指标:突破特征识别和提取关键技术点2个;针对数据级、特征级、决策级数据融合,每类不少于5个融合模型;支持PB量级的多源数据特征提取,申请发明专利4项以上;形成产品3个;在决策辅助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不低于500万元等。

3)面向大数据处理的内存研究与应用。

研究内容:以DRAMPCMNANDFlash为主的异构混合内存模式承载内存计算应用的方法,解决现有内存计算环境能耗降低困难,数据交换I/O性能低下等一系列问题,满足大数据所需的高性能计算要求,为金融、能源与电力等国家要害应用提供系统级支撑。

考核指标:突破内存计算应用关键技术点2个;DRAM容量可达到PB级;内存并行计算带宽5TB/s以上,申请发明专利4项以上;形成产品3个;在高性能计算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

4)基于多源数据的典型目标要素智能化提取与解译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利用自动生成技术构建典型目标要素样本库,突破目标要素智能识别与提取、解译数据智能优化、变化信息定位与自动更新等关键技术,实现多源目标要素的智能化提取与解译的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突破目标提取与解译关键技术点2个,道路目标要素提取正确率优于87%;变化检测更新正确率优于80%。申请发明专利4项以上;形成产品1个;在国土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

5)制造企业数据空间构建关键技术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制造企业数据空间的构建方法,突破制造大数据的管理与建模方法、数据空间的集成与演化规律、数据空间的知识发现与知识推理等关键技术,实现制造企业的数据空间管理系统及家电、机械等智能制造领域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突破制造大数据空间关键技术点2个;研发制造大数据资产化管理方法以及人机物协作模型;可处理制造企业的PB级多源异构数据,数据查询响应时间小于5秒;申请发明专利4项以上;形成产品2个;在制造领域开展应用示范2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不低于500万元。

6)跨模态心电数据的高效存储与协同挖掘。

研究内容:研究构建基于不同模态心血管数据特征的低冗余高可靠性存储架构,搭建融合计算与存储特征的分布流式计算框架。实现对心电图、超声影像、核磁影像等数据的跨模态协同分析,构建心电数据融合模型,为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和围手术期心脏监测提供组合判断与辅助决策功能。

考核指标:突破心电数据的高效存储与协同挖掘关键技术点2个;支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核磁影像数据的跨模态协同分析;构建三种心动数据的跨模态关联分析高精度模型,实现检查分析过程的实时计算。申请发明专利4项以上;形成产品1个;在医疗领域开展应用示范2个以上。

7)全生命周期数据安全保护体系与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数据场景下用户和业务之间通信数据,数据存储各节点间的过程数据,云端存储的用户数据和业务数据等的加、解密需求;突破以国产密码算法为核心的密码设备和资源池,按照弹性、动态、按需提供密码资源的技术瓶颈,实现保障大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的目标。

考核指标:突破数据安全保护体系关键技术点2个;支持单节点峰值10000EPS的异构多源数据汇聚能力;支持每日数据处理能力5000万条。申请发明专利4项以上;形成产品2个;在数据保障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不低于500万元。

8)基于医养结合机构养老照护等级标准与健康风险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采集的老人相关健康、医疗、生活照护、营养等信息,采用云计算等技术存储数据,融合多源数据的医养结合服务平台,分析老人健康风险变化与照护等级标准的关联数据,优化服务内容;并且进行风险预警,以提升机构风险控制能力。

考核指标:突破照护等级标准和健康风险分析关键技术点2个;所有采集数据>1亿条记录项,单个服务标准数据采集>1千万记录项;实现数据挖掘分析算法单个老人相关数据不超过1秒。申请发明专利4项以上;形成产品2个;在养老领域开展应用示范2个以上。

9)海量敏感数据分布式安全存储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边缘计算的海量数据安全存储与管控技术,结合联合学习算法,构建应对复杂环境的跨域安全智能协同模型;设计保护数据内容的可搜索公钥加密方案及可证明安全模型,支持对存储数据的密态搜索、密态去重、关联分析与主动推荐。

考核指标:突破分布式安全存储关键技术点2个;申请发明专利4项以上;形成产品2个;在数据安全领域开展应用示范2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不低于500万元。

10)基于电子信息制造大数据的产品缺陷检测与关联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电子信息制造业大数据的产品缺陷智能检测与缺陷关联分析;突破制造业大数据集成管理、缺陷检测以及关联分析等技术;实现电子信息产品缺陷的实时检测与快速报警、算法对新产品的快速适应以及通过关联分析来改进生产的目标,并进行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突破缺陷检测与关联分析关键技术点2个;单个算法线程分析单个记录项<5毫秒,每日能处理>5百万新记录项;缺陷的检测在漏检率为0.05%时精度≥95%。申请发明专利4项以上;形成产品1个;在制造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不低于500万元等。

11)中国酒业诚信大数据平台建设。

研究内容:建设融合大数据与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运用的酒业诚信大数据平台,形成酒业诚信评价体系和主体认证制度,健全酒企数字化诚信公示制度和联合惩戒机制,形成以数据归集共享为基础、数据发布公示为手段、主体认证评价为核心的新型行业诚信自律机制,构建起中国酒业诚信生态体系。

考核指标:突破诚信评价平台关键技术点2个;申请发明专利4项以上;形成产品2个;在白酒领域开展应用示范2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不低于1000万。

4.软件与信息服务

有关说明:软件与信息服务领域指南,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头申报企业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相关指南条目另有要求的以指南条目具体要求为准)。

1)软件代码复用与自动生成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代码复用与自动生成方法,突破程序语义度量、语义单元识别与表示、软件知识图谱及逻辑推断等关键技术,实现面向领域、具有可视化、流程化及构件化功能的软件代码自动生成平台。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件;在相关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产值200万元。

2)工业数据建模与分析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工业大数据挖掘和分析等方法。突破设备参数及运行数据、生产过程数据等采集关键技术;突破供应数据链、制造数据链、服务数据链等关键技术;突破基于机器学习和知识图谱等工业大数据智能分析关键技术。实现生产优化、设备维护和智能排产等工业大数据平台。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件;在工业设计、制造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产值300万元;

3)大规模智能视觉系统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视觉传感器数据获取及处理方法。突破双目或多目视觉传感器数据获取、数据分类、智能分割、图像去噪、图像分割、图像描述、智能识别等关键技术;突破大规模视觉数据实时传输、数据存储、实时显示、3D重建等关键技术。实现面向行业的大规模智能视觉系统。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6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件;在相关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产值500万元。

4)基于边缘计算的智能家居服务平台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边缘计算的智能家居关键技术;突破计算卸载、边缘Mesh自组网和接入、多路径选择和自恢复、数据缓存、边缘数据库、安全与隐私保护、AI快速连接、实时业务、边缘系统安全、基于规则的边缘协同等关键技术;实现基于边缘计算的开放式智能家居服务平台。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5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件;在智能家居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实现产值400万元。

5)服务机器人基础软件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及软件架构;突破复杂环境下人脸和表情识别等关键技术;突破复杂环境下骨骼识别等关键技术;突破复杂环境下语音识别等关键技术;突破计算机视觉数据、音频数据、传感器数据及机械控制数据融合等关键技术;实现服务器机器人基础软件平台。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4项;形成软件系统3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件;在相关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实现产值400万元。

注:该条指南可由高校院所或企业牵头申报。

6)面向文化与旅游的资源库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面向具有四川特色等文化与旅游行业及非物质文化等领域的资源库服务需求(如大熊猫、三星堆等);突破素材模型构建、素材多特征融合、素材特征自动提取、素材自动识别、素材动态加载、基于内容的素材检索、素材内容的语义分析、素材风格识别与迁移等关键技术;实现资源库及服务平台,实现基于资源库的动漫等设计工具开发。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6项;形成软件系统2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件;在文化、旅游、科技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2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产值400万元。

7)自主可控软件集成开发环境研制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自主可控计算环境下的软件集成开发环境关键技术;突破第三方插件集成关键技术;突破代码编辑、管理、编译关键技术;突破项目管理、过程控制、项目发布关键技术;突破代码调试、覆盖率分析、性能优化关键技术;实现自主可控软件集成开发环境原型系统。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4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件;在相关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实现产值400万元。

8)机载嵌入式图像分析系统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机载嵌入式图像处理、目标识别、图像融合等方法;突破嵌入式平台下超小目标识别、小目标跟踪、复杂背景下目标跟踪、模糊目标识别、被遮挡目标识别及局部信息识别目标等关键技术;实现机载嵌入式图像分析系统;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5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件;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产值400万元。

9)道路交通气象灾害多源观测融合系统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道路交通气象灾害核心影响要素;突破道路交通气象灾害领域知识与多源异构、高时空相关性融合观测数据的关联建模等关键技术;实现卫星遥感、气象观测、数值预报、道路监控等多源观测数据的融合系统;在交通执法、气象观测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件;在交通执法、气象观测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2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产值400万元。

注:该条指南可由高校院所或企业牵头申报。

10)多粒度交通疏导综合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人工智能技术与城市交通的融合方法;突破利用V2x传感器进行交通信息采集、车辆信息识别、实时拓扑画像、避撞预警等关键技术;突破多粒度深度AI交通疏导、交通态势刻画和预测、快速拥堵识别模型和细粒度智能疏导等关键技术;实现多粒度智能化交通疏导平台。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点6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在相关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400万元。

11)智能远程诊疗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智慧医院建设方案;突破人机协同的手术机器人、智能诊疗助手、生理监测等关键技术;突破专家、病人与医务人员的异地会诊关键技术;突破心理测试量表与评价标准、心理大数据分析模型、心理量表智能设计等关键技术;实现智能远程诊疗系统及心理测评平台。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件;在医疗、健康、心理咨询与诊疗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产值300万元。

12)高速公路智慧综合调度与应急指挥系统产品开发。

研究内容:研究高速公路车辆检测器、能见度检测器等外场设备数据采集技术,突破高速公路多源数据融合关键技术,实现对路段交通量、平均车速、道路占有率以及天气能见度进行自动实时监控,并开展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件;在数值计算、数据加解密领域开展应用示范不少于1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产值500万元。

13)互联网金融风控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互联网金融风控需求;突破金融大数据采集、挖掘、融合、分析等关键技术;实现智能风控模型体系;实现智能金融风险控制业务支撑平台;在金融行业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4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件;在金融行业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产值400万元。

14)基于BIM-GIS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空天地一体化的地质灾害数据标准及规范,数据治理规范及方法,结合BIM-GIS技术研究地灾监测预警模型算法可视化,实现具备行业领先水平的模型预警;搭建地灾监测数据服务平台,实现不同类型及厂商传感器数据标准化接入,数据治理及预警模型可视化展示。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4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件;申请软件著作权1项;在行业单位开展应用示范2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产值300万元。

15)情景动画创作综合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特定需求的情景动画自动生成方法;突破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图像分割、行为识别等关键技术;突破图像文字的高维语义特征提取技术,以及单一图像过滤器等关键技术;突破图像和视频生成、3D模型生成、音频合成技术;实现资源素材库及情景动画创作服务平台。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点3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在相关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300万元。

16)自主可控智能安全终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自主可控软件领域对网络安全保障的需求,突破智能移动终端安全加固、可信计算、安全管控、终端系统虚拟机等关键技术研究,实现自主可控网络空间安全体系及安全智能移动终端应用系统。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件;在相关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产值300万元以上。

17)精准教育服务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精准智能教育服务领域信息化方法,突破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智能教育助理、智能教育分析、智能精准推送等关键技术,实现面向偏远山区的中小学精准智能教育服务平台。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件;在教育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产值300万元。

18)面向行业的信息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面向行业的信息服务需求;突破多模态信息数据采集、融合、剖分、标识、高效组织、分析预测、新知识识别、信息简报生成等关键技术;实现面向行业的信息动态分析平台;在科技、金融、教育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及服务。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6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件;在科技、金融、教育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产值300万元。

注:该条指南可由高校院所或企业牵头申报。

装备制造领域:

5.航空与燃机

有关说明:航空与燃机产业领域,要求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2000万元(相关指南条目另有要求的以指南条目具体要求为准)。

1)大型飞机整体长桁/翼梁制造工艺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满足大型飞机整体长桁/翼梁加工的自适应精密液压夹持、快速定位、变形控制技术;研究高速切削工艺,获得工艺参数;改造长桁机床。突破大飞机整体长桁/翼梁加工智能工装设计与应用、制造工艺等关键技术,实现长桁、翼梁等大部件加工的能力提升。

考核指标:突破长桁/翼梁制造关键技术2个、申请发明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2篇、建设企标及以上标准2项;完成20米以上飞机机翼、梁的整体加工制造,产品合格率较传统传递式加工提高80%以上,效率提高50%以上,实现销售收入4000万元。

2)精确互换的先进舱门集成制造。

研究内容:研究民机舱门的数字化定义、自动化/数字化检测技术、生产线精益制造等技术,突破舱门自动钻铆关键技术,实现精益、高效、高质量的先进舱门集成制造,达到精确互换的交付状态。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1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1篇、获得企业及以上标准1项;技术指标达到:1)完成舱门典型试验件制造,满足国内外民机的技术规范要求;2)实现舱门关键工艺过程的自动钻铆,应用覆盖面达到全型面的50%以上,自动钻铆效率达到4/分钟;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

3)高速航空总线物理层传输参数在线测试评估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AS5643/1高速航空总线物理层传输参数在线测试评估技术、航空总线电缆可靠性评价与故障定位技术、信号传输质量评价技术,突破在线测试电缆特性阻抗、传输延迟、差分插入损耗参数等关键技术,研制国产化便携式检测设备及相关工具系统,实现航空总线电缆可靠性评价与故障定位技术,总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以上、申请发明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2篇、获得企业及以上标准1项、形成原理样机一套;技术指标达到:测量通道:2通道;信号分析带宽≥8GHz;入射脉冲(实际或等效)上升时间≤50ps;特性阻抗测试精度:单端阻抗50欧姆≤±1%,差分阻抗100欧姆≤±2%;传输延迟时间分辨率≥1ps;差分插入损耗分析带宽≥2GHz;体积:宽≤43cm,高≤32cm,深≤23cm;重量≤7kg

4)燃机高温部件清洁切削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燃机高温部件高速干式/近干式切削工艺、微量润滑技术及配套工装等清洁切削技术、切削过程可靠性评价及加工质量评价等技术。突破燃机典型高温部件的干式/近干式清洁切削加工关键技术,研制智能化微量润滑装置及相关工具系统,建立干式/近干式切削加工质量评价标准和智能化切削参数选用系统,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实现燃机高温部件高效、绿色加工。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1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1篇、建设企标及以上标准2项以上;技术指标达到:建立适用于燃机高温部件制造的干式/近干式切削绿色工艺;微量润滑、CO2冷却切削状态下的刀具切削效率和刀具寿命优于常规浇注切削液方式;机床周边空气PM2.5<0.5mg/m3,对比减少有害废液排放50%以上;建立燃机高温部件绿色工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

5)民机客舱机载无线媒体流数据传输负载均衡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两种数据负载的均衡技术在飞机客舱中无线媒体流数据传输负载均衡。突破无线数据接入接入门限功率+无线负载均衡+5G导航相结合的无线信道动态分配关键技术,实现Web/应用服务器的负载均衡。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个;申请发明专利3项;研制样机一套。技术指标达到:支持通过多个SSIDVLAN进行数据隔离;支持双频无线(2.4GHz5GHz);支持负载均衡;支持智能射频管理的无线信道动态分配;支持智能终端识别;支持无线入侵检测和入侵防御;支持WIFI/3G/4GVPN连接。

6)航空飞行器结冰可靠性智能评估技术研究及模型开发。

研究内容:研究航空飞行器在不同飞行高度及不同马赫数飞行条件下机翼、发动机等局部结冰情况时,飞行器操稳控制及发动机动力可靠性的定量评估方法,突破基于人工智能的可靠性快速预报关键技术,实现针对不同类型飞行器在不同飞行状态的结冰可靠性评估,提升飞行器设计安全性。

考核指标:申请发明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2篇;技术指标达到:提出局部结冰情况下航空飞行器安全性评估全三维仿真建模方法;构建不同飞行高度、马赫数、冰片撞击数量等影响因素的飞行器操稳控制与可靠性全三维仿真模型;搭建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航空飞行器可靠性评估联合仿真系统;开发高精度飞行器可靠性快速预报模型,预报误差30%;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

7)低成本微小型涡喷发动机研发。

研究内容:研制微小型涡喷发动机,突破尺寸效应下的部件性能匹配设计、紧凑高效润滑系统设计、高膨胀比跨音速可控涡轮设计等关键技术,解决目前小型涡喷发动机成本偏高、性能偏低等问题,满足飞行器的总体要求。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个、申请发明专利3项、研制样机1台、建设企标及以上标准2项以上;技术指标达到:地面标准条件,推力不小于400daN;耗油率不大于1.1kg/(daN·h);推重比不低于6;起动时间不高于60s(到慢车转速);压气机效率不低于0.77(数值仿真);涡轮效率不小于0.86(数值仿真);燃烧效率不低于0.98(数值仿真)。实现销售收入15000万元。

8)涡轴发动机维修测试。

研究内容:研究涡轴发动机维修测试技术,研发移动式台架系统。突破全权限数控式发动机测试、控制、数据采集和处理方面的关键技术,完善发动机测控系统,数采系统的软硬件功能,解决全权限数控式涡轴发动机维修后的台架测试及控制问题。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个、申请发明专利2项、研发测试系统一套。技术指标达到:完成全权限数控式涡轴发动机地面台架测试系统的研制,具备涡轴发动机全功率状态测试能力。掌握全权限数控式台架及测试控制技术,形成试车及控制的软件和硬件。发动机台架测试噪声控制符合相关环保控制要求;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

9)区域机场联合管制和监视。

研究内容:研究机场场面视频监视技术,突破机场宽场景下场面监视与智能管控、区域机场协同管控模式等关键技术,融合空管、气象等数据,构建一体化综合管控平台,实现通航小机场远程异地联合管制和监视。验证远程托管通航小机场的可行性。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个、申请发明专利3项、发表学术论文4篇、研制原型系统一套;技术指标达到:托管远程机场数量不小于2个;视频传输延迟小于200ms、视频帧率不低于25fps,分辨率不低于4K,全景拼接画面无缝、无畸变、无亮度与色度差异;告警响应时间小于500ms;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

10)民航机场净空安全管控协同处置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机场净空保护区范围内低小慢目标信息融合技术、目标可视化技术,研究低小慢目标风险威胁评估方法和危险目标多业务单位处置协同技术,突破民航机场对低小慢目标感知、可视化、威胁评估和高效处置方面的难题,完成民航机场净空安全管控协同处置平台研制。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3篇;技术指标达到:故障识别和控制准确率≥99%;样机整体响应时间<2S;并发处理能力≥300个目视助航设备;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

11)高超声速强预冷航空发动机研发。

研究内容:通过对预冷发动机换热机理、换热器制造工艺;压气机及涡轮气动设计方案及仿真验证;轴对称多通道进气道方案设计;氢-空气弱旋流混合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2500daN推力量级高超声速强预冷航空发动机。

主要目标:空气流量0.5-2.0Kg/s,来流压力0.1-0.2MPa,来流温度273-900K

注:该条指南由泸州市科技与人才工作局推荐申报1项,申报时必须附泸州市科技与人才工作局推荐申报文件: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12)航空、航天用高温合金材料热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优化在线热处理、强制冷却工艺以及新一代热机械控制工艺(TMCP),提高热处理温度与时间控制曲线的准确性,降低能耗,提高材料性能稳定性及加工精度。掌握合金中相析出和溶解规律及组织与工艺、性能间的相互关系,针对不同使用要求生产满足航空航天不同强度级别和使用要求的各种高温合金零件。产品具有耐高温(1000°C)、抗疲劳、抗辐射、抗氧化、抗腐蚀性能。

主要目标:耐腐蚀高温合金材料力学性能:抗拉强度σb≥1030MPa;屈服强度σ0.2≥665MPa;伸长率δ5≥25%;断面收缩率ψ≥30%;持久温度t=900°C;应力σ≥98MPa;持久时间t≥50h

注:该条指南由德阳市科技局推荐申报1项,申报时必须附德阳市科技局推荐申报文件: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6.智能装备

有关说明:智能装备领域指南,要求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头企业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相关指南条目另有要求的以指南条目具体要求为准)。

1)用于高温合金加工的高性能拉削工具开发。

研究内容:研究面向高温合金加工的高精密拉削工具材料配方、涂层技术、结构设计、精密制造、检测和性能可靠性评价等关键技术,研发出重型燃气轮机高温透平轮盘加工专用高精密拉削工具,并开展系列化推广应用,实现高温合金加工用高性能拉削工具自主创新设计与制造。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1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拉削工具产品2套以上,申请发明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2篇,在燃气轮机产品制造中应用验证,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达到以下技术指标:新型硬质合金材料抗弯强度≥4000MPa,硬度≥90HRA,断裂韧性≥14Mpam1/2;拉削效率不低于20m/minVc≥20m/min);拉刀寿命不低于300m

2)微系统封装智能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内容:围绕微系统封装产线硬件管控、在线数据采集管理和微系统产品核心工艺技术,重点开展智能识别、设备远程控制、资源统一管理调度、资源池全生命周期管理、产品数据的实时采集和追溯、芯片精密贴装和引线弧型控制等关键技术研究,建成微系统产品智能制造单元。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1项,建成包含典型微组装工艺的微系统产品智能封装示范单元,申请发明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1篇,实现金属封装、塑料封装和陶瓷封装3类微系统产品的柔性制造,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达到以下技术指标:工件识别准确率≥99%;芯片贴装精度:±5μm@3σ;球焊键合精度:±2μm@3σ

3)增材制造用高性能球形金属粉末等离子体雾化制备装备研制。

研究内容:针对高性能球形金属粉末等离子体雾化制备装备技术自主可控需求,研究高温高速等离子体射流与金属丝材的交互作用过程和雾化机理,开发等离子体雾化制备装备,优化等离子体雾化工艺参数,实现增材制造用球形金属粉末的高质高效制备。

考核指标:掌握等离子体雾化制备技术,突破关键技术2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2篇,开发等离子体雾化制备装备,能成功制备高性能球形钛合金粉末,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达到以下技术指标:针对TC4钛合金粉末制备实现出粉率≥95%、粉末-270目收得率≥35%、粉末球形度:≥0.9、粉末生产速度≥2kg/h

4)超高效小型直流电机研制。

研究内容:研究小型直流电机电磁场瞬态过程,提出损耗精细计算的理论方法,创新超高效小型直流电机设计方案,突破无槽转子关键结构设计和无槽转子布线关键工艺技术等,实现国产超高效小型直流电机的开发。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1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1篇,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超高效小型直流电机不少于2台(套),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达到以下技术指标:超高效小型直流电机重量不超过3kg,效率不低于90%,输出功率不小于500W,输出转速7000r/min(转速波动不超过100r/min),最高电压不低于270V,火花等级不大于1¼

5)高温环境下防摇及自动控制门式起重机研制。

研究内容:开展起重机智能化、作业数据采集及状态监控、关键部件的性能稳定性及可靠性等技术研究,形成起重机在运行过程中的晃动量及停止时间、自动控制可靠性、自动定位精度控制等方法,实现高温环境下防摇及自动控制门式起重机的开发。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1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2篇,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温环境下防摇及自动控制门式起重机,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达到以下技术指标:实现起重量40T的门式起重机在环境辐射温度50/工件温度580-620度下,运行和停止过程中晃动量≤10mm,并在2秒钟内停止晃动;实现自动运行控制,在xyz方向自动定位精度≤5mm

6)高压氢气质量流量计研制。

研究内容:研究氢气质量流量计模型与算法、氢气质量流量计变送器软件、变送器硬件、传感器机械和工艺等核心技术,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氢气质量流量计开发,替代进口并应用。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1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1篇,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氢气质量流量计,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达到以下技术指标:测量精度达到0.15级,额定工作压力70MPa,量程范围为(0.1-10kg/min,防爆要求达到C

7)电厂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开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在电厂机组关键部件诊断预警功能智能化中的应用研究;开展电厂电气系统的实时数字仿真研究,实现电厂电气系统在线伴随运行、运行参数优化分析等功能,优化电厂电气系统运行状态、提升智能化水平。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1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1篇,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厂智能化分析软件,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达到以下技术指标:支持快速人机交互响应,速率500ms以内;支持大数据存储、分析;支持数据计算毫秒或秒级级延迟;支持人工智能功能模块及软件灵活部署和机器学习;支持电气系统在线数字实时仿真分析,最小仿真步长20us

8)快速布防监控成套装备研制。

研究内容:针对边境要地、热点重点区域,开展目标自动探测/识别/定位、计算机辅助任务规划模型与算法研究,突破光机电多元数据融合算法关键技术,研制形成快速布防监控成套装备和软件系统,实现信息感知、情报收集、态势掌控、预警甄别、安全事件预防、突发事件处置等功能。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1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快速布防监控成套装备和软件系统,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达到以下技术指标:投放式监控站探测范围≥2.5km(人员),≥5km(车辆);系统监控范围15~20km(支持10个预置位);转台调转(预置位切换)速度≥40deg/s;探测识别率≥90%,虚警率≤2%

9)面向复杂电子产品的智能测试装备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面向公用标准的复杂信号建模、面向服务架构的测试程序集移植复用和面向信号的测试资源动态映射等技术,研发面向复杂电子产品的智能测试装备,实现网络集成测试业务的自主化、规范化、模型化、数据化及信息化。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1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面向复杂电子产品的智能测试装备,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具备复杂电子产品全生命周期测试能力,实现9大类测试资源控制与调度,覆盖可配置标准测试项不少于10类;产品并行测试站点不少于4个,数据采集周期小于0.02s

10)高精度智能移动式关节机器人。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智能移动车和关节臂机器人的高精度智能移动关节机器人技术,实现机器人精确导航移动、高精度视觉自定位和机器人精密操作集中一体化控制;建立不同功能模块的智能化协调交互机制,实现高精度智能移动关节机器人在智能车间的自主移动和作业。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2篇,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智能移动关节机器人,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达到以下技术指标:移动车工作位置停车重复定位精度小于1mm,机器人作业位置精度小于0.05mm,机器人允许最大负载不低于7kg

11)长寿命、低噪音页岩气高压钻井泵研发与试制。

研究内容:研究页岩气高压钻井泵长寿命、低噪音设计制造技术,研制一种高强度曲轴、新型密封结构的页岩气高压钻井泵,用以满足高页岩气钻采过程中的低噪音、长寿命设备应用需求。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页岩气高压钻井泵,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达到以下技术指标:在同等工作压力(≥50MPa)的工况条件下,新型密封结构的密封寿命达到600小时以上;页岩气高压钻井泵的工作噪音小于等于85分贝。

12)高速智能及多色多物料成型技术研究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模具快速、均匀冷却技术,缩短制件成型周期;研发叠层模具、立方体模具等先进模具技术,实现高效大批量智能化生产;研发转盘式、抽芯式及立方体旋转模具,实现制件由多色多物料注射成型;研究模内自动合盖、模内自动切环等技术,降低生产成本。

考核指标:形成三种以上多色多物料成型技术、转盘、抽芯、立方体旋转技术,突破关键技术2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2篇,研制叠层模具,实现多色多物料高效大批量智能化生产,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达到以下技术指标:生产效率提升60%以上;饮料包装类产品成型周期降到2.3s以内,效率提升20%

13)曲轴清洗机柔性集成运用及高温高湿条件下清洗工艺研究。

研究内容:高温高湿条件下,研究使用于不同材质曲轴的清洗工艺(介质),以实现清洗介质的循环使用,曲轴清洁度达到国或欧发动机排放标准对曲轴清洁度要求。

主要目标:产品换型小于20分钟,清洗节伯大于40/件。

注:该条指南由内江市科技局推荐申报1项,申报时必须附内江市科技局推荐申报文件,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14)智能零售AI软体机器人技术及系统。

研究内容:研究包括触控互动、语音互动和人脸识别等关键技术及算法的人机互动技术,设计包括多媒体传感、互动控制、安全和可靠性等关键技术相应的配套硬件设备,结合大数据分析,开发一款应用于智能零售的软体机器人及支撑系统,并完成样机试制。

主要目标:开发硬件样机系统1套;原型软件系统1套;平台支撑系统1套;申请发明专利不低于3项。

注:该条指南由乐山市科技局推荐申报1项,申报时必须附乐山市科技局推荐申报文件,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15)基于物联网的物流全程实时监管系统的研发与运用。

研究内容:研究物流在途监管集成融合等关键技术,对实时信息处理及大数据分析,实现物流运输过程中的远程监管,有效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主要目标:实时车辆位置侦测及偏离报警;货物重量变化、货箱状态变化及相对应的时间、位置侦测及偏离报警。

注:该条指南由雅安市科技局推荐申报1项,申报时必须附雅安市科技局推荐申报文件,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16)全自动卸砖打包系统成套装备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通过PLC控制器控制卸砖、码垛、夹手、输送带、转运夹手协同工作达到卸砖编组堆码打包于一体,实现卸砖、码垛、装车的自动化生产线,解决砖厂卸砖码垛。

主要目标:适用各种断面尺寸隧道窑所产的标砖、多孔砖、空心砖等卸砖打包;卸砖能力不低于1.6万块/小时(折合标砖)。

注:该条指南由资阳市科技局推荐申报1项,申报时必须附资阳市科技局推荐申报文件,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7.轨道交通

有关说明:轨道交通领域指南,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头企业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2000万元(相关指南条目另有要求的以指南条目具体要求为准)。

1)内嵌式中低速磁浮车辆国产化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开展内嵌式中低速磁浮车线耦合技术研究;内嵌式U型轨道梁国产化研究;内嵌式中低速磁悬浮车辆国产化研究。形成内嵌式中低速磁浮车辆国产化整车制造能力。

考核指标:完成国内首台套内嵌式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国产化试制,速度不低于160km/h,实现悬浮间隙相比国内减小1mm。突破整车国内生产组装、车辆部件国产化、车线耦合、U型梁及生产工艺等关键技术5项;申请专利不少于7项;形成样机产品1个;开展应用示范项目1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不小于1.5亿元。

2)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驾驶智能调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开展客流精确分析和运行图自动规划技术研究;多源多维度实时客流预测研究;智能决策调度指挥技术研究;以列车动态信息为驱动的多专业协同联动引擎控制技术研究。研发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驾驶智能调度系统。

考核指标:完成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驾驶智能调度系统研发。突破动态客流大数据分析与预测、运行图自动规划和多专业协同联动引擎控制等4项关键技术;申请软著1项,专利3项;形成样机产品1个;开展应用示范项目1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不小于0.2亿元。

3)虚拟轨道列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集成。

研究内容:开展可在现有道路行驶且具备高运力、100%低地板的虚拟轨道列车研究;虚拟轨道辨识技术研究;自动循迹控制技术研究;列车纵横向动力学仿真及测试验证技术研究。形成虚拟轨道列车自主研制能力。

考核指标:完成虚拟轨道列车(智轨)试制,最高行驶速度70km/h,循迹误差≤0.5m。突破多传感器融合的虚拟轨道辨识、多轴主动转向的自动循迹控制、全速域独立驱动与控制等关键技术5项;申请专利不少于5项;形成样机产品1个;开展应用示范项目1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不小于1.0亿元。

4)面向600km/h+轨道交通应用的高温超导电动悬浮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开展适宜于电动悬浮应用工况的磁场友好型高温超导磁体新结构研究;机械振动和电磁激扰综合作用下高温超导磁体的生热机理及其临界电流退化规律研究;基于场--运动耦合模型的超导电动悬浮列车仿真-实验混合模拟技术研究。

考核指标:建立速度超过600km/h的高温超导电动悬浮仿真-实验混合模拟室内试验装置。突破无液氦冷却、最高磁密不低于4T、可在30k50k范围内变温的高温超导磁体系统等关键技术2项;申请专利不少于4项。

5)大型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气动效应及气动噪声抑制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

研究内容:依托天府机场建设工程,开展高速列车穿越大型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时的空气动力学效应、活塞风泄压技术及设备、屏蔽门风载荷特性及抗风技术、地下车站空间声环境、气动噪声抑制技术及产品等研究。

考核指标:国内首次形成形成大型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气动效应及气动噪声抑制技术,列车速度不低于250km/h。突破地下车站活塞风泄压、新型抗风屏蔽门、车站壁面吸音板、霍尔木兹风井消声器等关键技术4项;申请专利8项;形成产品1个;开展应用示范项目1个以上;市场合同不小于0.1亿元。

6)集成W-LTE无线专网的智慧一体化站台研发。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802.11Ah芯片的700MHz无线专网,实现站台设备无线互联;研发智慧一体化站台,包括视频监控、乘客信息、广播、无线专网4大系统,实现有轨电车站台的统一运营管理,有效降低维护成本。

考核指标:完成集成W-LTE无线专网的智慧一体化站台研发,建成700MHzW-LTE基站,实现低时延:端到端传输时延20ms,大容量:UL/DL峰值为30Mpbs/60Mpbs,高速移动:30km/h,超远覆盖:5km。突破高速无线互联等关键技术2项;申请专利3项;形成样机产品1个;开展应用示范项目1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不小于0.1亿元。

7)大功率混合动力调车机车性能提升。

研究内容:开展动力电池集成及安全技术研究、动力蓄电池组热保障系统研究、全寿命周期成本模型等关键技术研究,大功率混合动力机车节能减排评价体系研究。

考核指标:完成提升性能的大功率混合动力调车机车试制。突破动力电池集成及安全、热保障等关键技术5项;申请专利3项;形成样机产品1个;开展应用示范项目1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不小于0.5亿元。

8)铁路货车智能供电和智能监测应用研究。

研究内容:开展铁路货车能源转换研究;电能存储和电源输出控制研究;货物列车运行状态实时感知研究。

考核指标:完成铁路货车智能供电和智能监测系统试制。突破铁路货车转向架自发电及应用、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等关键技术等关键技术3项;申请专利3项;形成样机产品1个;开展应用示范项目1个以上;市场合同不小于0.1亿元。

9)山地轨道交通齿轨系统研发。

研究内容:山地轨道交通齿轨及扣件系统研究;岔区齿轨及其转换系统系统研究;轮轨-齿轨过渡装置研究。形成齿轨系统自主研制能力。

考核指标:完成齿轨系统的试制与行车试验,能够实现齿轨列车在±12%坡度运行。突破齿轨啮合、齿条、可调扣件、入齿过渡装置等关键技术4项;申请专利不少于5项;形成样机产品1个;开展应用示范项目1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不小于0.6亿元。

10)山区铁路应急救援和备灾虚拟演练模拟器研发。

研究内容:针对川藏、成贵等山区铁路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缺少事故应急救援和备灾演练平台和工具的现状,研发世界上首套山区铁路应急救援和备灾虚拟演练模拟器。实现自动化事故场景模拟、多终端演练和人机交互、基于AI算法提供训练建议。

考核指标:完成山区铁路应急救援和备灾虚拟演练模拟器研发,录入案例不少于30起;虚拟现实头盔平均显示帧率不小于25FPS;桌面端不小30FPS;事故场景模拟系统至少可模拟5种以上典型山区事故场景;事故过程重现系统至少可重现3种不同类型的事故发生过程。突破场景模拟、AI算法等关键技术3项;申请专利不少于3项。

11)中低速磁悬浮制动系统研制。

研究内容:研究设计中低速磁悬浮制动系统总体方案及制动控制策略;电子控制单元、液压制动控制单元、液压支撑控制单元以及液压夹钳、支撑油缸等部件;以及制动系统可靠性试验方法并进行相关试验验证,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用于我国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的制动系统。

主要目标:满足中低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技术要求的制动系统,适应环境温度-25~+40,常用制动平均减速度≥1.1m/s2,紧急制动平均减速度≥1.3m/s2,常用制动冲击极限≤0.75m/s3

注:该条指南由眉山市科技局推荐申报1项,申报时必须附眉山市科技局推荐申报文件,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8.新能源与智能汽车

有关说明:新能源与智能汽车领域指南,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头企业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相关指南条目另有要求的以指南条目具体要求为准)

1)氢能源汽车用超高压碳纤维全缠绕车用储氢装置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

研究内容:研究车用超高压储氢装置疲劳寿命综合影响机理,突破结构设计分析、生产工艺关键技术,优化储氢瓶内村结构和碳纤维复合材料铺层设计,实现35Mpa超高压车用储氢量产化。

考核指标:使用压力不低于35MPa;高压储氢装置的内衬和碳纤维复合材料层的结构设计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认证;爆破压力与可循环使用次数须满足国标GB/T35544-2017;储氢瓶应用示范不少于100只;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4项。

2)封闭园区车路协同无人驾驶应用与示范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具备实时操作系统的车规级嵌入式计算平台,突破车辆动态控制、定位和感知信号处理、近/远程无线通信,以及云端协同决策与控制算法等关键技术,实现低成本、高性能、高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无人驾驶车路协同微控制器的集成和开发。

考核指标:无人驾驶车辆动态控制和三端(车、场、云)协同决策系统1套,可同时满足50台车辆运动控制规划;形成车规级嵌入式微控制平台样品1款,满足车辆动力控制、实时定位及感知信号处理需求;申请软著1项,发明专利2项,发表核心论文3篇;在无人驾驶车路协同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项;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

3)电动汽车多功能高压集成动力驱动控制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电机控制器、变速器控制器、双向车载充电机、大功率DC/DC模块和高压配电系统的磁-机电-热耦合特性,突破集成设计制造、低成本化,小型化关键技术,实现新型多功能高压集成驱动控制系统(MHDU)量产示范。

考核指标:车载充电机、DC/DC模块实现板级集成,新型多功能高压集成系统比分立式系统体积减小30%以上、成本降低20%以上,抗振等级达到100m/s²,工作温度范围达到-4065充电机最高效率≥97%DC/DC最高效率≥96%多功能高压集成动力驱动控制器总成装车应用不少于500台,至少为2家整车厂供货。申请专利不少于5项,其中发明专利不少于2项。

4)电动汽车电池广义BMS云平台及全生命周期维护平台。

研究内容:研究新能源汽车广义电池管理系统云服务平台构建,多方式通讯加密、多数据融合应用关键技术,实现车辆运行及动力电池状态多参数实时数据监控、存储、分析与数据挖掘,为车辆运营、维护提供便捷高效安全保障。

考核指标:突破通讯加密、数据融合关键技术点2个,车辆及动力电池运行数据参数监控不少于40项;获得软著1项,获得发明专利3项;形成云服务平台1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项。

5)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高可靠性的退役电池储能系统拓扑结构、面向梯次利用的电池系统功能安全模型;突破储能电站和UPS应用场景的系统优化配置设计技术、电池在线监测与故障预警技术;形成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储能系统样机,完成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提升退役电池梯次利用评估准确性,剩余容量预测误差不高于5%,退役电池快速检测方法的检测时间不多于4小时;提升梯次利用电池系统安全性和灵活性,实现在线检测、故障预警和系统保护等多重安全保障,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建成梯次利用储能系统应用示范工程,总容量不低于50kWh;发表核心期刊论文不少于3篇,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2项。

6)动力电池寿命预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动力电池SOH、内阻、隔膜性能和循环寿命等可用性核心参量的预测模型构建方法,通过数据挖掘分析,突破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定量分析、动力电池退役点判断等关键技术,实现动力电池寿命高精度预测及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对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匹配提供最佳方案。

考核指标:突破动力电池可用性核心参量预测及其退役点判据的关键技术2个,申请发明专利2项以上;形成样机满足静态工况预测精度3%,标准工况下预测精度5%;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年检及退役动力电池包残值的评判或动力电池梯级利用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2个。

735MPa橇装式加氢装置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研究压缩升压相关动力系统核心部件与安全工程设计原理,在氢气升压、冷却方面进行优化;突破橇装式35MPa加氢装置的模块化结构设计和集成技术,降低加注装备成本;实现加注系统的安全管理,提升安全性和可维护性。

考核指标:35MPa橇装式加氢装置样机2套;单机加注量不小于1000kg/天,加注速度不小于3.6kg/min;计量精度±1%;整机额定功率≤60kW;入口压力0.1~0.8MPa;出口压力45MPa;防爆等级C;申请专利不小于5项。

8)高比能碳气凝胶基锂离子超级电容器的开发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导电气凝胶三维离子/电子超大交换界面传输通道构造电导特性;突破高比容量气凝胶基电极材料制备,高比容量气凝胶基电极高电压非对称电容器设计关键技术,实现动力电池用高比能气凝胶基超级电容器设计制造及产业化示范。

考核指标:高比容量气凝胶基电极材料制备方法、技术规范一套;基于气凝胶基电极材料的高比能、高电压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原型示范样机5套,单体容量不小于10F,气凝胶基储能器件工作电压≥3.8V,比能量≥30wh/kg,比功率≥5000W/kg10C充放电循环次数≥10000次。

9)新能源汽车高性能铝合金零部件材料工艺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新能源汽车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的需求,在Al-Zn-Mg系铝合金的基础上优化化学成分及成分适配的微观组织,同时通过优化熔铸工艺、均匀化处理工艺,开发出新能源汽车用高性能铝合金铸锭。

主要目标:抗拉强度≥420MPa,屈服强度≥360MPa,断后伸长率8≥%,申请发明专利1项。

注:该条指南由广元市科技局推荐申报1项,申报时必须附广元市科技局推荐申报文件,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10)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优化设计方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新能源汽车的特定工况,研究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的匹配关系,构建最优化动力模型。突破仿真工具等设计软件集成,车辆运行数据自动采集与学习处理,整车设计数据库自动链接,整车动力系统半自动/自动优化等关键技术。实现定制车型动力系统设计方案自动/半自动输出。

主要目标:对于目标车型,软件输出不少于3种动力匹配优化方案,推荐最优方案,其能量消耗率降低10%

注:该条指南由遂宁市科技局推荐申报1项,申报时必须附遂宁市科技局推荐申报文件,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先进材料领域:

9.新材料

有关说明:新材料领域指南,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100万元;牵头企业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相关指南条目另有要求的以指南条目具体要求为准)。

1800-1000MW级特大型水电机组核心铸件及其铸造生产技术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研究铸件化学成分、冶炼工艺、铸造工艺、热处理工艺、加工工艺并分析变形机理,突破完全国产化生产技术,攻克大型水电机组用高强高韧马氏体不锈钢铸件材料极限性能稳定化满足技术。

主要指标:实现60吨级以上高强高韧马氏体不锈钢铸件自主化制造,其中铸件的碳含量≤0.04,氮含量≤0.015,屈服强度≥580MPa,抗拉强度≥780MPa,延伸率≥20%,断面收缩率≥50%,硬度:220-285HBW90冷弯无裂纹。产品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2)涡轮盘用高温合金研制。

研究内容:研究复杂多元先进高温合金成分设计及强韧化机理、热加工过程中高温合金的组织演变及性能调控、高温合金的损伤机制及表面防护基础理论;突破高温合金纯净化冶炼及凝固缺陷形成与控制技术,实现应用示范。

主要指标:开发出涡轮盘用高温合金,其中:<Ø150mm锻棒的晶粒度ASTM10级以上、极差<1级,Ø150mm-250mm锻棒晶粒度达到ASTM8级以上、极差<1级,>Ø250锻棒晶粒度达到ASTM4级、极差<2级,获得航空航天发动机材料供货资质。

3)航空发动机叶片智能制造模块化研究。

研究内容:通过对军品和民品航空发动机叶片制造工艺的研究,研发专用的快换工装,在线测量系统,实现不同系统设备的底层信息互联,同时引入最新的智能搬运和物流系统,形成航空叶片智能制造模块化。未来只需进行模块化复制,便可快速实现军品或民品叶片大批量化的制造。

主要指标:压气机静子叶片单片生产工时由1.9H/件减少为0.9H/件,效率提升约53%;压气机转子叶片单片生产工时由3.9H/件提升至2H/件,效率提升约49%;单位模块用工由8人减少为2人,人工成本节约75%。叶片报废率由2.5%减少为0.5%

4)聚甲醛纤维增强增韧氯氧镁水泥复合材料的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一类高性能聚甲醛/氯氧镁水泥复合材料,针对民用和军事领域的不同应用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以期望带来应用价值的同时产生适当的效益。

主要指标:复合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为:密度介于0.85g/cm3-1g/cm3,抗压强度大于150MPa,静曲强度大于30MPa,导热系数小于0.3W/mK25),且兼备良好的韧性、抗冻性、防水性、阻燃性和抗冲击性。

5)节镍型不锈钢强度稳定性控制技术与高氮化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节镍型经济双相不锈钢的强度稳定性控制技术及高氮不锈钢的氮加入工艺和均匀化控制技术。突破生产制备组织均匀、强度稳定的节镍型经济双相不锈钢铸件成套技术,形成应用示范。

主要指标:强度波动幅度≤5%;提出节镍不锈钢高氮化的氮加入工艺方法,高氮不锈钢中氮添加量≥0.4%,组织无气孔,抗拉强度≥900MPa

6SiCf/SiC复合材料高温环境障碍涂层制备及性能考核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高温复合材料表面环境障碍涂层制备工艺,突破新型高稳定涂层制备与涂层应力控制技术及环境障碍涂层大面积工程化制备技术,形成应用示范。

主要指标:掌握涂层失效机理,并对涂层失效行为进行有效控制;涂层与复合材料基体结合强度≥15MPa1600水淬寿命≥100次;1600燃气冲击寿命≥200次。

7)熔丝增材用清洁高精度钛合金丝材开发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熔丝增材用钛合金成分设计、冷加工方式及钛合金丝材环境友好型加工方法,突破钛合金熔炼洁净化技术及钛合金丝材表面清洁技术,达到免清洗应用于熔丝增材工艺过程,形成应用示范。

主要指标:开发出适合熔丝增材用钛合金丝材成分体系,制备出φ1.0mmφ1.2mmφ1.6mm等多个直径规格的钛合金丝材;生产过程无酸洗,尺寸公差为负公差0.03mm;表面粗糙度Ra4;熔体室温强度>850MPa;延伸率>10%

8)高比容量镍基正极材料产业化技术开发

研究内容:开展新一代高镍型三元材料新产品及产业化技术开发,进行前驱体制备、烧结、掺杂、包覆工艺研究;完成年产5000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生产线集成化技术开发。

主要指标:首次放电容量大于225mAh/g;电芯极片压实密度大于3.5g/cm3,全电池常温循环1000周容量保持率大于80%;形成不低于5000吨的年产能。

9)超级电容器的高温储能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新型离子液体插层黏土基固态电解质的高温储能机制,突破超级电容器在高温下高自放电率的关键技术,形成应用示范。

主要指标:使用有效温度不低于250度;自放电率60h后常温下低于30%;宽温域(-20250度)下超级电容器的自放电率,同时超级电容器的其他性能如比电容等不出现明显衰减现象。

10)显示器用低镉量子点薄膜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采用共挤方式成型工艺制得显示器用量子点薄膜,颠覆传统三明治结构的全新的研发设计思路,解决发光效率、双85老化和60/90老化问题,并且将镉含量将至180ppm以下。

主要指标:表征亮度均匀性≥95%;外观:目测无明显变化;边缘失效:<1.0mm;亮度:大于初始值85%;色域变化:小于±0.010;镉含量:小于180ppm

11)电子三防材料。

研究内容:研究针对5G通讯基站、汽车、电子电器等设备线路板由于潮湿、霉菌和盐雾等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运行稳定性差的问题,突破三防(防潮、防霉、防盐雾)性能优异、对电路板附着力强、贮存稳定性好、耐老化的电子披敷胶产品的关键技术,实现对线路板的高效、持久保护,形成应用示范。

主要指标:电子披覆胶对电路板附着力达到0级,在70条件下贮存7天表干时间变化小于5min,防霉等级达到0级,在盐雾试验30天和150老化7天强度保持率均大于90%;击穿电压≥18kV/mm、介电常数≤3、体积电阻率≥1.0×1013Ω·cm

12)新一代激光显示用荧光陶瓷材料研发。

研究内容:研发高效率、高热导的荧光陶瓷材料及配套高精密加工、复杂膜系镀膜技术,突破现有粉体材料体系,大幅提高激光显示光源性能及可靠性。

主要指标:色坐标:黄光(0.333±0.020.593±0.02)、绿光(0.411±0.020.563±0.02);在25-150实际应用环境下,光效>=180lm/W;热导率>=15W/m·K

13)轨道交通用低燃烧热释放高性能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料的开发。

研究内容:研究复杂阻燃体系的协效阻燃机理及其与材料燃烧热释放性能的本构关系,通过研究纳米协效阻燃技术、界面微纳修饰技术、可控微交联技术,拉伸流变场下加工技术,突破高填充低烟无卤材料的力学和电学性能,耐环境应力与化学性能及材料加工流变性等性能提高关键技术,形成应用示范。

主要指标:拉伸强度>12MPa,断裂伸长率>170%;低温脆化温度≤-35;热卷绕性能≥7.5KG;耐化学介质(PH=2/12)、耐吸湿性能和耐热老化110/1000h,拉伸性能保持率≥70%;电缆成品满足B1级阻燃等级。

14)玄武岩长纤维增强复合热塑性PP蜂窝板材制备及应用。

研究内容:创新催化和化学反应过程,熔化PP熔体充分浸渍并完全包裹住玄武岩纤维丝,智能精准控制上、下复合机碾压辊的间隙、速度和各段的工艺温度,特定压力下使各复合层粘接牢固,防泡孔、防脱层,制备高强度复合材料。

主要指标:厚度10mm,密度0.27g/cm,面密度2700g/m²,弯曲强度≥20Mpa,弯曲模量≥2100Mpa,压缩强度≥23Mpa,压缩模量≥60Mpa,剥离强度≥180N.mm/mm

15)页岩气开采油管腐蚀防护内涂层技术研究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创新纳米银离子油管管体内涂层杀菌防腐技术,通过耐磨防腐内涂层将金属与腐蚀环境隔开并形成光滑表面层,进行杀菌并减少细菌物附着,降低H2S/CO2/Cl-等腐蚀因素对油管的腐蚀速度,涂层耐磨性能减小井下管体冲刷,实现油管耐磨防腐。

主要指标:PH3-13的井下环境下,油管内涂层耐腐蚀性指标:耐H2S≤18%CO2≤25%Cl-≤5%,压力≤40MPa,有效防止点蚀,特别是适用于川渝地区高含H2S/CO2气井,涂层附着力达到B级以上,耐磨性2L/μm,涂层后细菌含量由措施前60~25000/l降低至<50/l

16)航空用高强度特种玻璃纤维棉的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航空用隔音隔热玻璃棉毡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原料成分和各制备条件对玻璃棉毡的隔热隔音性能的影响及建立航空用隔音隔热玻璃棉毡粘结剂体系,突破最优的原料成分配比关键技术,形成应用示范。

主要指标:排水性达到国际指标,使305*305mm大小的玻璃棉吸水低于20g;声音传输损耗方面,产品高中低频指标都达到国际标准,1000Hz倍频带为9.5dB2000Hz倍频带为14.5dB4000Hz倍频带为21.5dB

17)基于粉体表面改性的氮氧化铝透明陶瓷制备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采用溶胶凝胶、共沉淀法等液相法对氮氧化铝粉体表面进行的包覆改性及粉体表面包覆改性、成型、烧结等因素对氮氧化铝透明陶瓷微观形貌及性能的影响规律,突破改善粉体的烧结性能的关键技术,形成应用示范。

主要指标:氮氧化铝透明陶瓷尺寸:≥100mm氮氧化铝透明陶瓷透过率:≥80%0.4~4μm2mm厚);氮氧化铝透明陶瓷抗弯强度:≥300MPa;氮氧化铝透明陶瓷硬度:≥18GPa

185G通信用介电PPE材料的开发。

研究内容:通过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在PPE端基和主链上对PPE改性,引入相应的功能化基团等,增加PPE的阻燃性、透波性,介电性等,满足通讯用介质材料的需要;结合以上两种改性方式,制备超低、超高介电常数的材料,满足通信对介质基板材料的要求,突破基板材料关键技术,形成应用示范。

主要指标:超低介电常数(DK≤2.3DF≤0.002);超高介电常数(DK7);高耐热性合金材料,在保证较低介电常数的前提下,通过高温回流焊的要求。

19)基于分子自组装可回收型功能化多孔磁性材料制备及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高比表面积多孔磁性材料的制备及其表面功能化分子自组装,功能化新型磁性材料的性能测试及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试验研究。

主要指标:多孔磁性材料孔隙率不低于40%,比表面积不低于100m2/g,密度介于0.5-2.0*103kg/m3之间,比磁化系数大于50000*10-9m3/kg;吸附重金属量不低于0.1kg/1kg

20)具光催化功能的改性超滤膜材料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光催化复合及合成材料的应用,突破低温等离子体枝接改性与有机-无机混合掺杂技术,形成应用示范。

主要指标:孔隙率≥60%,孔径≤0.1μm,纤维膜材料表面抑菌率(大肠杆菌)大于98%,用于空气净化膜对空气中PM2.5去除率98%以上,用于水处理膜水中总有机碳≤1.2mg/L

21)中空异形过滤材料及衍生产品的研制。

研究内容:搭建中空异形无纸过滤材料技术平台,研制拉丝、柯林斯过滤材料,使中空图案更加丰富精细;研制国内首创的盲孔和国际首创非对称结构过滤材料,实现太极等复杂图案;研制国内首创影像过滤材料,实现内芯影像呈现。

主要指标:研发一套中空异形过滤材料加工装置,实现中空异形(拉丝工艺)、外槽中空、盲孔、非对称和影像过滤材料批量生产能力。有效作业率>75%、成型合格率>90%、额定车速50m/min。预期实现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申请专利不少于3项。

22)耐强碱、高耐磨硬质合金密封环关键技术研究及运用。

研究内容:研究硬质合金密封环的成分设计,球磨、压制、烧结、后处理优化工艺,机械密封装置优化等关键技术,开发适用于40%浓度NaOH耐强碱、高耐磨的机械密封硬质合金密封环。

主要目标:在40%浓度NaOH介质环境下,耐强碱硬质合金密封环硬度达HRA92;冲击韧5.6Nm/cm2;通过机械密封装置的的工艺优化使整体装置受压强度达6MPa/cm2

注:该条指南由自贡市科技局推荐申报1项,申报时必须附自贡市科技局推荐申报文件: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23)超细微α相氧化铝粉末的制备与应用。

研究内容:通过对物理机械研磨方法中研磨时间、转速、研磨介质等对粉体颗粒粒度、晶相及浆料流变性的影响;研磨浆料进行悬浮稳定及分级;陶瓷烧结与PE隔膜的无机涂覆等α相氧化铝粉体加工新工艺,制备超细且粒径分布窄的α-Al2O3粉体。

主要目标:1.得到D50=0.434μD90=0.525μ,纯度为99.5%99.9%粉末最佳制备工艺参数;2.生产浆料粒径D50=0.5μ0.7μD90=1.5μ1.7μ,纯度为99.2%99.5%,强度达到锂电隔膜涂层要求;3.在无助烧剂下相对密度达到95%以上。

注:该条指南由攀枝花市科技局推荐申报1项,申报时必须附攀枝花市科技局推荐申报文件,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24)高效柔性晶硅太阳能电池板。

研究内容:研究高效柔性晶硅太阳能电池关键工艺技术,建立基于表面绒化、表面柔化、钝化工艺和减反射膜、隐形栅线、背涂层、柔性封装等技术的反射率降低方法,实现光生载流子的复合减弱及光生伏特效应的增强,提高入射光吸收率,实现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效率及柔性提升。

主要目标: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22%,硅片的厚度≤140微米;柔性达到单轴弯曲≥45/125毫米。

注:该条指南由南充市科技局推荐申报1项,申报时必须附南充市科技局推荐申报文件,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25)动力型高镍系NCM811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开发。

研究内容:项目通过体相匀质掺杂技术、残余碱降低技术及快离子导体表面改性技术,开发能量密度高、循环稳定性好、安全性能好的高镍系NCM811正极材料,建立完整中试线。产品在配方、工艺、设备等多方面提升,克服材料制备对设备要求高的技术难点。

主要目标:关键配方技术研究,第一阶段改进样品残余碱≤0.6,首效≥90%;根据客户要求进行样品改进,并完成中试定型,全电循环1000cycles≥80%,中试定型报告;扣电(3.0-4.3V1C/1C50cycles≥94%

注:该条指南由宜宾市科技局推荐申报1项,申报时必须附宜宾市科技局推荐申报文件,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26)海洋牧场用长期耐海水腐蚀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

研究内容:通过对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和配方比例的优化和创新,提高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在海洋工程上的耐持久性、环保性和适用性,实现玄武岩纤维在高盐成份海水中的长期服役,降低养殖成本及海洋牧场对环境污染,实现绿色环保的海洋养殖。

主要目标: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不小于900MPa,抗压强度不小于500MPa,屈服强度不小于500MPa,与混凝土粘结强度不小于35MPa,耐碱性大于75%720天海水环境强度保持率不低于90%

注:该条指南由广安市科技局推荐申报1项,申报时必须附广安市科技局推荐申报文件,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27)连续玄武岩纤维1600孔漏板及拉丝成型工艺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连续玄武岩纤维1600孔漏板拉丝技术,低能耗玄武岩纤维熔融技术与装备,生产自动控制DCS系统研究。

主要目标:拉丝漏板孔数≥1600,单漏板年产能≥300吨,能耗≤1000KG标煤/吨纤维。

注:该条指南由达州市科技局推荐申报1项,申报时必须附达州市科技局推荐申报文件: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能源化工领域:

10.清洁能源

有关说明:清洁能源领域指南,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头企业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2000万元(相关指南条目另有要求的以指南条目具体要求为准)

1)基于泛在感知的用户侧能源互动技术及系统开发。

研究内容:研究覆盖用户侧--多环节的泛在信息感知关键技术,建立用户侧能源互动行为精细化分析方法及适应于电网调节需求的用户侧能源互动模式,开展用户侧能源协调互动控制系统研发与示范,实现分布式电源、储能和不同用能设备之间协调互动与智能调度。

考核指标:突破用户信息精准感知及行为精细化分析技术,支持在线控制模拟及演示,支持3种以上能源接入形式、5种以上用能设备互动需求,电网负荷峰谷差降低5%;申请发明专利2项;形成产品1个。

2)基于智能铜网互联的高效太阳电池金属化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低成本高效太阳电池金属化关键技术,建立基于铜网技术的智能栅线互联太阳电池载流子传输改善方法,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太阳电池金属化系统,有效提升低成本金属化光伏电池发电效率,满足光伏电能低成本上网需求。

考核指标:突破太阳电池的标准化、模块化金属栅线制备技术,光伏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超过23%,组件发电功率超过200W/m2,太阳电池银浆的单片耗量小于50mg;申请发明专利2项;形成产品1个。

3)智慧电厂电气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新兴信息物联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电厂智能化升级改造关键技术,开发支持全厂可视化在线操作、快速响应电网多工况复杂运行需求的智慧电厂电气控制系统,建立智慧感知、智慧操作、智慧控制和智慧厂用电系统,实现电厂电气系统控制流程和方式的智能化升级。

主要指标:突破智慧电厂电气控制系统技术,接入监测点不少于1000个,满足10种以上关键设备的早期故障诊断,智慧操作方式20种以上,AGCAVC自动调度等指令精确度不低于85%、厂用电率降低20%;申请发明专利2项;形成产品1个。

4)多能互补清洁能源高效消纳与电能质量提升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以水电为核心的水---储多能互补电力系统的优化关键技术,针对富余水电等清洁能源多时空尺度动力学特性和系统扰动特性,突破高比例清洁能源电力系统高品质电能质量瓶颈,开发电压暂降补偿和清洁能源消纳能力提升装置,解决清洁能源消纳和用户高品质供电面临的技术难题。

考核指标:突破多能互补清洁能源高效消纳与电能质量提升技术,电压暂降补偿装置可靠性99.99%,电压暂降治理装置响应时间<10ms;申请发明专利2项;形成产品2个。

5)偏远地区通信基站小型混合能源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面向偏远地区通信基站供电系统的模块化变频节能混合电源系统及其智能控制关键技术,开发针对紧凑型机架结构的高压直流并联输出扩容技术,建立基于电子ATS及多样化分布式能源的混合能源管理系统,并开展3-20kW机组功率范围的系统产品试制和试验验证。

考核指标:突破模块化变频节能混合电源系统及其智能控制技术:系统支持在线监测及协调控制功能,满足200-600Hz分布式能源机组交流频率,AC140-270VDC190-390V输入,DC40-60V输出,峰-峰值杂音电压≤200mV,机组机械能转化电能效率>90%,机组维护保养周期>500小时/次;申请发明专利2项;形成产品1个。

6)大功率海上风电用永磁组件研制。

研究内容:研究磁体的磁性能及耐腐蚀性能提升技术,以及磁极盒结构优化设计技术,突破高性能磁体生产及磁极封装关键技术,开发适用于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的永磁发电机永磁组件,保障恶劣运行环境下永磁体的高性能和高可靠性。

考核指标:突破风电永磁电机高性能磁体生产及磁极封装技术,磁性能指标HcJ(kOe)+(BH)max(MGOe)≥70,耐腐蚀性满足HAST试验标准,组件装配合格率≥99.5%;申请发明专利2项;形成产品1个。

7)氢能与可再生能源高效联合制天然气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面向富余清洁电能的电制气储能系统关键技术,突破集成甲烷化系统与高温电解水制氢系统的工艺流程设计方法,建立高浓度耐高温的甲烷化催化剂制备与评估方式,提升系统换热与热管理效率,实现高可靠性热管理系统、控制系统的一体化集成及小批量生产应用。

考核指标:突破氢能与可再生能源高效联合制气技术,甲烷化催化剂温度使用温度≥400,系统制氢功率≥1kW,可再生能源转化利用效率≥85%;申请发明专利2项;研制kW级联合制气样机1套。

8)智慧风电场监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5G等先进无线网络的工业级终端接入及全场景分析关键技术,建立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风电机组数据采集系统高效、可靠、高速传输解决方案,开展先进无线终端模块间的硬件电路设计、软件协议适配、工业可靠性等关键问题研究,实现智慧风电场设备状态感知、获取、传输及分析一体化应用。

考核指标:突破工业级无线终端接入及全场景分析技术,实时可靠传输距离大于300公里,风电机组测点不少于600个;申请发明专利2项;部署基于5G等先进工业无线通信采集与远传系统1套。

9)非侵入式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与识别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高压输电线路沿线无测点的情况下实现输电系统运行参数测量与估计的关键技术,解决非侵入式测量中信号处理、电路设计、场分析以及基于场信号的特征提取与评估等关键技术,开发非侵入式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监测传感器,建立输电系统运行监测系统,实现输电线路故障的定位与识别。

考核指标:突破非侵入式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与识别技术:故障情况下测量精度<1%,故障定位精度小于1个档距,示范应用不少于2回输电线,每回不少于10个测点;申请发明专利2项;形成产品1个。

10)四川页岩气产业发展质量综合监测与评价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研究页岩气产业发展质量综合监测关键技术,建立全产业发展质量表征模型,开展基于四川特点的页岩气发展大数据与页岩气发展综合智能评价研究,开发以四川页岩气产业指数为指标的页岩气产业发展综合监测与评价智能系统,实现页岩气全产业链发展提质升级。

考核指标:突破页岩气全产业发展综合监测、智能评价等关键技术:部署页岩气产业发展质量监测与评价动态大数据仓库1套,建成具有完整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四川页岩气产业发展质量监测与智能评价示范平台1套;申请发明专利2项,软著1项;形成产品2个;出版专著1部。

注:该条指南可由企业或高校院所牵头申报。

11.绿色化工

有关说明:绿色化工领域指南,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头企业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2000万元(相关指南条目另有要求的以指南条目具体要求为准)

110000/年电池级磷酸二氢铵产业化技术开发。

研究内容:研究电池级磷酸二氢铵规模化生产及余热循环利用新工艺,获得电池级磷酸二氢铵新产品。

考核指标:突破金属离子分离技术及余热循环利用技术:电池级磷酸二氢铵金属离子含量小于10ppm,余热循环利用率达到95%;形成10000/年电池级磷酸二氢铵产业化示范装置;申请发明专利1项;达产后实现年销售收入30000万元以上。

2)天然气裂解制氢气和新型碳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天然气等离子体高温裂解反应器关键设备、裂解制氢工艺以及碳纳米材料微观调控技术,形成天然气等离子体裂解制氢气和纳米碳材料成套技术和工业示范装备。

考核指标:突破等离子体高温裂解反应器长寿命稳定运行、过程节能等关键技术:纳米碳材料的氮吸附比表面积10~25×103m2/kg45um筛余物小于0.1%,氢气纯度达到99.99%以上;申请发明专利2项;达产后实现年销售收入600万元。

35万吨/年天然气高压非催化法制备二硫化碳集成技术开发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二硫化碳高效稳定可控合成技术、节能环保装备、副产尾气高品质纯化关键技术、硫磺变压吸附净化技术、多级蒸发冷凝精馏技术以及规模化生产智能控制技术,形成5万吨/年二硫化碳产业化示范装置。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4项:产品馏出率99%,硫磺消耗≤880kg/t,天然气消耗≤470m3/t,尾气处理排放SO2≤200mg/m3;申请发明专利2项;达产后实现年销售收入20000万元。

4)环保型橡胶加工专用脱模剂集成技术开发

研究内容:研究高氟含量聚合物与各类橡胶材料的溶解度参数(Sp)关系,通过接枝、改性、均质技术,获得低临界表面张力(Yc)的氟系物水分散体,形成水性橡胶加工专用脱模剂生产的成套技术,建设2000/年橡胶加工专用脱模剂示范装置。

考核指标:突破高氟含量聚合物难溶于水溶液技术难点:有机溶剂(VOCEO%≤1,临界表面张力(rc)≤5,熔点)0~100;申请发明专利1项;达产后实现年销售收入8000万元。

5)黄磷尾气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黄磷尾气中磷、硫、砷、氟化物深度脱除工艺及净化剂,开发黄磷尾气深度净化、提纯以及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开展十万吨级黄磷尾气制化学品(如甲醇)工业示范。

考核指标:突破磷化氢微氧化关键技术和多种形态、组分复杂、波动较大的磷、硫、砷、氟化物协同脱除关键技术:净化气中磷、硫、砷、氟化物含量均低于0.1mg/Nm3,氧含量低于0.1%;申请发明专利2项,达产后实现年销售收入2亿元。

6)大型聚碳酸酯合成反应器核心关键技术开发。

研究内容:研究高温、高真空状态下合成高粘稠熔体物料聚碳酸酯的聚合反应器,设计开发带有圆盘的无轴笼体转子及刮刀等特殊结构反应器,使聚碳酸酯物料在圆盘上能形成更薄的膜,能在两个圆盘间有效分散聚合物能量,实现聚碳酸酯分子量调控和聚合物分子量均匀分布。

考核指标:突破反应过程中多余的聚合物团聚在笼中形成死区的难题:聚碳酸酯分子量在15000-35000之间可选择控制,PDI小于1.8,最大连续生产能力12.5/小时;申请发明专利2项;达产后实现年销售收入20000万元。

7)微量有机硫的脱除和酸气利用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新胺液体系和吸收、解析关键技术,建立基于现有天然气杂质去除和解析工艺流程的天然气微量有机硫脱除和酸性气体回收利用方法,实现天然气净化效率和液化天然气清洁能源的生产效率提升,并降低LNG产品天然气损耗,提升LNG产品品质。

主要目标:完成胺液体系脱除转化新添加剂制备,净化后天然气中杂质总硫含量<10mg/m3,羟基硫<5PPmH2S1mg/m3CO220ppm

注:该条指南由巴中市科技局推荐申报1项,申报时必须附巴中市科技局推荐申报文件: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12.节能环保

有关说明:节能环保领域指南,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头企业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2000万元(相关指南条目另有要求的以指南条目具体要求为准)

1)工业副产石膏的资源化综合利用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磷石膏、脱硫石膏、钛石膏等工业副产石膏的在绿色建材方面的资源化综合利用,突破原料处理及产品的生产工艺控制等关键技术,探索不同掺量相变储能材料的保温性能,实现工业石膏建材产品替代天然石膏建材产品的目标,且具备一定保温储能功能,形成满足室内外环境标准和建材标准产品。

考核指标:突破工业副产石膏原料处理1项关键技术:产品满足室内外环境标准和建材标准;形成不低于10万吨/年的工业石膏保温防火绿色建材产能。

2)高速永磁无铁芯电机控制系统。

研究内容:通过技术集成与优化,研制小型化智能化无铁芯电机,集成诊断、保护、控制和通讯功能,实现电机系统自我诊断、自我保护、自我调速和远程控制。

考核指标:在微型电动汽车上实现示范应用,与三相异步电机相比续航里程提升不低于20%;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

3)四川省矿山及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迁移阻控材料研发与应用。

研究内容:基于矿山废弃物酸化与重金属释放、污染迁移过程的源-汇关系研究,进行矿堆生物/物化稳定层材料研发,突破矿堆内源稳定技术,矿堆外源生态被覆稳定技术,形成矿堆原位稳定集成技术体系。

考核指标:研发出1-2种矿堆内源稳定材料,1-2种矿堆外源生态被覆稳定材料,形成1-2材料的中试生产规模,进行矿堆原位稳定集成技术体系的应用示范;实现重金属径流扩散迁移率降低不小于70%

4)满足国六b排放标准的催化剂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基于不断更新的机动车排放标准,突破汽油车三效催化剂的稀土储氧材料技术,催化颗粒物净化器(cGPF)的催化材料技术和涂覆技术,实现汽油车催化剂高耐久特性,整体满足国b排放标准的催化剂技术。

考核指标:突破汽油车三效催化剂的稀土储氧材料技术,催化颗粒物净化器(cGPF)的催化材料技术和涂覆技术,至少应用在一种车型上,并通过整车的新车型式认证。

5)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絮凝剂和膜过滤设备技术研发及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通过化学絮凝和膜过滤等技术集成,系统突破絮凝与分离的工艺和设备难点,实现高浓度废水的高效处理和回用。

考核指标:建成工业园区全水量示范工程1个,处理成本比现阶段降低15%,回用率高于90%;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

6)民族地区医疗废物集中高效处置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脉动真空高温蒸煮+热解综合技术及设备,化解热解炉内二恶英的产生,解决民族地区医疗机构分散、医疗废弃物处置不规范以及排放不达标造成环境污染等难题,实现民族地区医疗废弃物高效处置和达标排放。

主要目标:高温蒸煮灭菌工作温度134、压力0.23Mp、处理时间45min;热解温度850,二恶英达标排放。

注:该条指南由阿坝州科技局推荐申报1项,申报时必须附阿坝州科技局推荐申报文件: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7)高原矿山通风系统优化研究及工试。

研究内容:针对高原地区低氧低压的环境特征,研究高原矿山机械通风系统的优化设方法,在保障通风要求的前提,综合运行数值模拟技术、变频调速装备和环境监测手段,提高通风效果、提升调节能力和降低系统能耗。

主要目标:形成一套优化设计方法并在一个矿井实现工程应用,与同类工程相比,通风节能20%

注:该条指南由甘孜州科技局推荐申报1项,申报时必须附甘孜州科技局推荐申报文件: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8)无味再生橡胶技术研究应用。

研究内容:采用以废旧轮胎为原料,自行研发的植物油软化剂法闭环温控脱硫工艺,以磷酸乙二胺、磷酸丙二胺、硫酸铵和氯化铵等为主要成分的环保活化剂;以棉籽油、松香、松焦油、菜籽油、地沟油和橄榄油等为主要成分的植物油软化剂,研发产业化生产的无味再生橡胶。

主要目标:产品无味,苯类化合物含量达标;拉伸强度为10.6MPa,伸长率为368%,门尼值78,达到GB/T13460-2008国家一级再生橡胶标准;植物油类软化剂:采用以棉籽油、松香、松焦油、菜籽油、地沟油和橄榄油等为主要成分的植物油软化剂;无臭味、无毒、无辐射,色彩无迁移。

注:该条指南由凉山州科技局推荐申报1项,申报时必须附凉山州科技局推荐申报文件: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数字经济领域:

13.新一代人工智能。

有关说明: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指南,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头企业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200万元或注册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相关指南条目另有要求的以指南条目具体要求为准)。

(1)少数民族智能语言教学及评测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少数民族语音语言和面向少数民族的汉语及英语口语教学与评测,突破少数民族语言的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少数民族与汉语的互译以及口语评测等关键技术,研制并实现系列产品和系统,促进少数民族智能语言教学及评测系统的应用及产业化。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英语、汉语评测语篇朗读相关度0.75,汉语、藏语、彝语以及维语听写语音识别准确率平均高于80%;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形成软件产品1个,在少数民族语言教学领域开展应用示范2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

注:该条指南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

(2)基于视觉深度学习的地铁智慧安检系统。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融合的安检技术,突破智慧检人与智慧检物等关键技术,建立高可靠的地铁安检系统,保障民众地铁出行安全。

考核指标:突破安检关键技术3项,异常表情和行为识别准确率不小于90%,重点监控人员识别准确率不小于95%;申请发明专利3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形成产品1个,在轨道交通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

注:该条指南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

(3)智能化基础教育资源开放平台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计算机智能推理等人工智能理论与方法在基础数学教育等领域的应用,突破动态几何、计算机代数系统、机器证明等关键技术,建立跨平台、跨系统开放共享的动态数学智能教育开放平台。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形成产品3个,在学科信息化领域开展应用示范5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

注:该条指南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

(4)复杂场景下智能应答软件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智能应答机器人多轮对话技术,突破在人机对话中多轮交互对话上下文识别、意图继承机制等关键拟人技术,实现具备承前理解、对答自然连贯、拟人度高的人机对话软件,在现场翻译、无人驾驶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智能应答准确率达到80%;形成软件系统1套,申请发明专利5项,在现场翻译、智能客服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项,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

注:该条指南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

(5) 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超声白内障诊断系统。

研究内容:研究服务于偏远山区基层医疗机构的远程超声诊断技术与白内障智能诊断模型与算法;突破超声诊断音视频实时采集、压缩、传输与深度学习智能诊断关键技术;形成集成移动远程会诊、云端智能诊断服务器及移动超声质控监管等多功能系统产品。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白内障诊断智能算法的准确率不低于85%;申请发明专利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形成人工智能产品1套;在四川省偏远地区基层医疗领域开展应用示范30个,服务偏远山区民众达5000人以上。

(6)基于AI5G网络场景化自主优化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5G网络用户流量、用户性能、小区时域流量、小区空间域流量、小区性能特征、互联网业务等数据方法,突破5G网络自规划、自由化、自我修复的数据特征自识别及算法模型构建等关键技术,研制实现5G网络小区级别、用户级别及小区簇级别场景化自优化系统。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系统总体优化率达到80%;申请发明专利3项、获得著作权2项,形成软件产品1套,在电信运营领域开展应用示范3个,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

(7)基于奥马哈护理标准的人工智能护理助手。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奥马哈护理标准的人工智能护理辅助技术,突破护理标准本地化改造技术瓶颈,建立病种模型,形成一套能够辅助护理人员执行并集成学习的专业护理系统。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点3项,实现病患9级分级标准管理,奥马哈护理标准覆盖率达100%;申请发明专利3项以上、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形成智能护理助手产品1个,在医疗领域开展应用示范2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

(8)智能交通管控与服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智能交通管控与交通诱导服务技术,突破基于多元信息融合的交通状态精准感知、动态交通信息管控及信息精准推送、多维态势展示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制智能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实现分车道交通流、车辆特征、标签以及运行轨迹的实时获取与分析,并对交通拥堵进行预测。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项,车牌识别准确率达到98%,交通拥堵预测准确率达到90%;申请发明专利3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形成产品1个,在交通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

 (9)智能装配机器人轨迹自适应生成系统研制。

研究内容:研究智能化柔性装配技术,突破在机器本体与装配体间存在较大相对定位误差情况下、基于机器视觉与机器学习的机器人系统作业相对位置误差感知与补偿技术,开发和实现机器人运动轨迹自适应生成系统。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机器人轨迹自适应生成一次性正确率不低于90%;申请发明专利3项,形成产品1个,在智能制造领域开展应用示范2个,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

注:该条指南可由企业或高校院所牵头申报。

 (10)神经网络存内计算芯片。

研究内容:研究神经网络芯片架构技术,突破破冯·诺依曼架构计算瓶颈,设计并流片验证基于存储器的存内计算芯片,实现存储和计算一体化的存内计算架构,以适应神经网络应用中需要庞大数据的特性,降低功耗,提高数据吞吐量。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芯片功耗低于10mW;申请发明专利3项,形成产品1个,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实现销售收入500万。

 (11)面向自主机器人应用的高效在线自主学习人工智能处理器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支持在线自主学习的人工智能处理器及算法与硬件协同技术,突破无人系统的在线学习资源动态调整与监控核心技术,实现具有高硬件利用率和高能效的在线自主智能学习系统,为在线教育等相关应用提供平台支撑。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支持在线自主学习硬件资源利用率>85%;申请发明专利3项;形成产品1个;在教育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

注:该条指南可由企业或高校院所牵头申报。

 (12)基于遥感影像的国土地物状态动态检测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基于高清遥感影像数据,研究数据处理、分析、训练、检测、多GPU并行处理等技术,突破国土地物状态的差异、变化和类型检测等智能化关键技术,建立国土地物状态动态监测系统,并集成于国土空间规划软件中。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国土地物状态检测的漏检率小于3%,误检率小于10%;申请发明专利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形成产品1个,在国土规划与监测、城市建筑监测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

注:该条指南可由企业或高校院所牵头申报。

 (13)低功耗嵌入式人工智能系统。

研究内容:研究嵌入式人工智能系统,突破传统GPU服务器高能耗与高成本瓶颈,实现低功耗嵌入式智能系统,改善小场景下人脸、人头以及人形的检测,识别和分析能耗,建立自主可控的低功耗嵌入式人工智能系统。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支持30万级人脸库,人脸识别准确率>98%;申请发明专利3项,形成产品1个,在安防、安监、信息安全领域开展应用示范2个,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

(14)人工智能演绎司法取证关键技术及应用。

研究内容:将司法电子数据取证和人工智能演绎检索有机融合,研究基于人工智能的演绎司法取证技术,突破多介质存储下缺陷介质读取、碎片重组、数据恢复、图像检索与匹配、视频解析与恢复等关键技术,实现基于人工智能的海量文本和数据分类、分析和检索系统,构建司法取证的智能化平台。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数据恢恢复成功率达到60%;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形成平台产品1个,在司法取证领域开展应用示范2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

15)面向异构计算的超大规模国产人工智能平台示范应用。

研究内容:构建面向异构计算的超大规模国产人工智能平台,采用Cluster体系结构,国产通用处理器、国产人工智能芯片,并采用当前技术最先进、制冷效率最高的全浸没式液冷冷却技术,采用自适应的超融合系统管理软件进行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在此基础上提供面向公共安全、医疗监控方向等示范应用的支撑平台服务。

考核指标:平台支持基于 CPU/DCU 的异构融合架构,提供不少于 5 种主流深度学习框架,形成统一的超融合人工智能平台,并具备大规模人工智能应用服务能力,为公共安全、医疗监控等领域提供至少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服务的应用示范。

注:该条指南由成都市科技局推荐申报1项,申报时必须附成都市科技局推荐申报文件。该条指南可由高校院所或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0万元。

 (16)面向医疗监管的大规模医学知识图谱研究与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研究多源异构医学文本大数据的信息抽取、多维数据关联、多粒度知识融合表示方法,突破医学知识图谱构建中多源异构医学文本的实体关系提取、数据对齐和表示学习关键技术,构建面向智慧医疗监管的大规模知识图谱,实现基于大规模医学知识图谱的医疗监管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形成面向医疗监管的医学知识图谱产品1套,在医疗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0家以上。

注:该条指南可由企业或高校院所牵头申报。

 (17)民生大数据智能处理和可视化分析关键技术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民生大数据智能处理和可视化分析问题,突破数据治理、数据空间、业务逻辑匹配与融合、知识图谱建模与生成、可视化分析与交互等关键技术,建立民生大数据智能处理与可视化分析平台。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业务正确率达到99%以上;申请发明专利3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形成平台产品1个,在食药品监管领域开展应用示范2个,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

(18)机器人视觉运动协调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机器人视觉运动协调控制领域,突破复杂环境中移动机器人视觉感知技术、自主学习与场景理解技术、连续实时精确定位技术、精确运动控制技术、自主导航方法、灵巧作业移动机器人平台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制道路检测机器人系统并进行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灵巧作业智能移动机器人爬坡能力≥15°良好光照条件下避障成功率>99%;申请发明专利3项,形成产品1个,在道路检测机器人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2个,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

19)基于人工智能新算法的靶向微管蛋白小分子药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人工智能辅助的靶向药设计方法,突破基于人工智能方法的技术关键技术,计算药物在体内动态结合模式,预测结合能力更强的小分子化合物结构,进一步优化算法,设计合成小分子候选药物。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授权发明专利3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形成候选药物2个,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

20)基于神经形态视觉传感器和深度学习的低小目标识别跟踪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无人艇、无人机、蜂群等低小目标在复杂背景条件下识别跟踪能力不足的问题,研究基于新型神经形态视觉传感器和深度学习的低小目标识别跟踪技术,突破神经形态视觉传感器的图像重构、图像融合、目标识别等关键技术,研制并实现系列产品和系统,保障机场、港口、重大活动等场合对低小目标的监控和处置。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新型视觉系统对低小目标的检测率相比传统相机的视觉系统提升10%以上;申请发明专利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形成产品1个,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

21)面向特定物流场景的无人驾驶智能轻卡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无人驾驶多激光雷达与RTK+GPS等多传感器融合的高精度定位及障碍物探测算法、车辆线控系统及纵横向控制算法。突破多传感器融合定位算法、障碍物探测算法,整车纵横向运动仿真、控制与测试等关键技术,实现无人驾驶智能轻卡在固定物流场景中的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实现无人驾驶轻卡1台,根据场景自动实现PIDLQRMPC等控制模式;申请发明专利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形成产品1个,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

22)复杂环境下空管语音识别与语义理解引擎关键技术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自动化的空管数据样本数据标注与自适应生成技术,研发空管复杂环境下高可靠、高泛化能力、安全可控的专用语音识别与语义理解引擎,突破空管语音识别与语义理解关键技术,形成验证样机系统并开展实验验证。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语音识别准确率语义正确识别率>97%;申请发明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3篇,形成原理样机一套,实现销售收入1500万元。

其他:

14.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有关说明: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指南,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1)智能制造技术在重磅丝绸织造技术和个性化定制中的应用研究。

研究内容:采用数字化设计、无梭化织造等先进智能制造技术,创新研究多纤维重磅丝绸生产和个性化定制技术,以缩短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产环境,实现丝绸产品多品种、快交货、高端化、个性化、时尚化发展。

考核指标:以计算机设计取代人工设计,无梭织机取代有梭织机,织造工艺设计及生产效率提高200%以上,创新开发多纤维重磅丝绸新品种5只以上,幅宽大于2.2米,并形成年产100万米的生产规模。

2)在线高效脱水脱挥熔融挤出一体化技术改造传统熔喷非织造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创新熔喷工艺在线高效脱水脱挥熔融挤出一体化的关键装备技术,淘汰传统熔喷前期干燥系统,缩短工艺流程;实现MI5的普通国产PP树脂对熔喷专用树脂的替代,解决专用PP树脂进口受限问题。

考核指标:解决传统必须用高熔指(MI800)熔喷专用聚丙烯(PP)树脂瓶颈问题,突破高效脱水脱挥装备在熔融挤出中的一体化技术;申请发明专利1项;形成示范样机一套;建立年产1000万平方米智能化挤出熔喷非织造布示范装备1套。

3)高品质核桃油加工技术与设备。

研究内容:通过研制低温升脱壳、烘干和压榨设备、精细化保质精炼设备和研发绿色控氧化技术,系统解决核桃油加工中油脂易氧化,营养成分损失大的问题,提高核桃油品质,带动核桃产业发展。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核桃油特有营养成分保存率>70%,核桃油一级品率>90%,货架期延长6个月;申请发明专利1项;形成一套生产线成套设备

(三)“5+1”产业技术领域面上项目

资金支持方式:专项资金采取前补助支持方式。

支持额度: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申报的项目,每个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20万元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的项目,每个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30万元。

实施周期:一般为两年,20201月至202112月。

有关说明:面上项目的支持对象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有效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必须取得有效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登记编号,评价网址http://www.innofund.gov.cn)。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的项目,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不低于11,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申报的项目可不要求自筹经费。

电子信息:

1.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

重点支持方向:通信芯片技术研究;多功能有机光电子器件技术研究;金属掩膜板技术研究;偏光片技术研究;高性能光学薄膜技术研究;OLED/LED微显示器技术研究;化合物半导体大功率器件及芯片技术研究;激光显示光学引擎技术研究;OLED大尺寸显示技术研究;超高清视频芯片技术研究等。

2.新一代网络技术。

5G的车联网技术研究;北斗导航应用技术研究;5G射频与天线增强;超高清视图像内容快速检测研究和智能分析技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技术研究。

3.大数据。

数据资产化管理技术研究;领域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研究;海量数据存储技术研究;数据模型技术研究;数据隐私保护体系构建技术。

4.软件与信息服务。

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技术研究;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技术研究;嵌入式中间件技术研究;信息安全审查技术研究;行业仿真系统软件技术研究。

装备制造:

5.航空与燃机。

飞行控制与导航系统;火箭/导弹制造技术;航空与燃机控制系统国产化研制;航空仪表与显示设备;航空发动机维修;航空复合材料。

6.智能装备。

智能成套装备技术研究;智能高精度传感器技术研究;新一代信息技术及人工智能在传统制造业的应用技术研究;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机器人融合技术研究;高性能3D打印材料制备技术研究。

7.轨道交通。

隧道工程技术研究;通信与信号工程技术研究;振动与噪声技术研究。

8.新能源与智能汽车。

智能控制装置/系统设计制造技术研究;零部件配件设计制造技术研究;供能装置与设施设计制造技术研究(充电、供氢、制氢、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工程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检测技术研究。

先进材料:

9.新材料。

稀土新材料技术研究;钒钛新材料技术研究;粉末冶金材料技术研究;新型电子陶瓷材料与器件技术研究;低维无机非金属材料技术研究;塑料、橡胶和纤维技术研究;高性能高分子材料技术研究;复合材料制备与加工新技术研究;氢能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有色金属冶金技术研究;结构陶瓷材料技术研究;纳米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

能源化工:

10.清洁能源。

智慧水电技术研究;薄膜太阳电池技术研究;深层气藏工程技术研究;氢能系统技术研究;清洁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11.节能环保。

高效节能锅炉技术研究;城镇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研究;尾矿资源化技术研究;生产过程废气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生产过程节水和废水处理处置与利用技术研究。

12.绿色化工。

有机化学原料技术研究;水溶性树脂与涂料技术研究;化学反应设备技术研究;催化剂技术研究;表面活性剂技术研究。

数字经济:

13.新一代人工智能。

虚拟现实智能技术研究;新一代神经网络建模、演化与学习技术研究;社会媒体处理与跨媒体分析技术研究;仿生智能优化模型与开放平台技术研究;智能服务技术研究;先进制造智能技术研究;边缘计算技术研究;算力汇聚与分配机制技术研究;工业互联网技术研究;智能感知平台技术研究等。

其他:

14.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高效便捷辐照保鲜贮藏技术研究;纺织品印染及功能整理技术研究;食品发酵与酿造技术研究;丝绸生产三废处理工艺及装备技术研究。

(四)协同创新项目。

总体要求:2020年,紧密围绕全省协同创新发展的重点技术、重点方向、重点领域,以科技协同创新为核心,重点支持前沿性重大应用技术方向,同时在民用领域也具有较好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的项目,着力形成一批面向协同创新产业领域的科技成果。

实施周期:一般为两年,20201月至202112月。

支持额度: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申报的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30万元;企业申报的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50万元。

自筹经费要求:企业申报的项目,自筹经费与申请经费比不低于1:1,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申报的项目可不要求自筹经费。

重点领域: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装备制造、先进材料、核技术及其他等。

备注:所有申报项目请作脱密处理,本批申报暂不接受涉密项目及相关申报材料。

1.电子信息。

1)基于空时频多维北斗卫星导航抗干扰接收的关键技术。研究基于认知理论开展卫星导航抗干扰技术,突破基于空域、时域和频域多维结合的自适应抗干扰接收处理的关键技术。

25G卫星通信地面站微波毫米波高功率固态功放研发。自主研发替代国外行波管功放产品,解决寿命短和禁运问题,为中星卫星、民用商用航天低成本基站等提供国产关键核心设备。

3)网络安全靶场演训平台开发。通过云虚拟化技术和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实现对抗或其他网络攻击防御场景的全息模拟。

4)基于物联网的危化品智能管理系统研究。研制基于物联网的危化品智能存储柜,实现智能化无人值守管理危化品的目的,实时监测并统计危化品的使用信息和状态信息。

5)量子计算机测控系统技术研究。研究大规模阵列精确同步技术、低相噪载频调制技术、高精度量子操控技术、高速自动化量子比特测试和流程化控制技术。

6)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电子哨兵智能跟踪一体化系统。基于神经网络视觉处理芯片和高速云台传动控制技术,研发可自动聚焦、变焦、云台精确控制和目标自动辨别,实现视频结构化处理,自动判别和预警高威胁目标。

7)高精度北斗地基备份导航技术研究。研究高精度北斗地基备份导航技术,阐明北斗伪卫星地面优化布站理论、形成地基备份导航系统组网机制,探索地基-天基导航系统融合方法。

8)机载干涉SAR雷达在地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机载SAR重轨干涉处理提取地面形变信息的方法,建立形变提取误差与系统运动误差、相位漂移、外部地形数据误差之间的关系模型。

9智慧保障物联网系统研究。研究自建组网的视频识别、环境传感器技术、射频识别等技术,实现后勤物资装备的物联网信息化管理实时状态采集和监控

10)新一代一体成型高Q值超高良率电感器件研究。研制新具备小体积、大电流、高Q值、低阻抗的新一代一体成型高品质电感器件,突破一体成型制备电感核心技术。

2.航空航天。

1)航空发动机短舱与反推关键材料技术。研究复杂载荷服役条件下的航空发动机短舱与反推用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的试验与评价标准体系,研发温度与振动载荷下的复合材料-轻合金连接与组合技术以及三防涂层。

2航空发动机叶片TBCs热障涂层技术研究。研究涡轮导向叶片等表面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工艺技术、TBCs热障涂层的生长机理以及涂层的织构组织、性能与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等。

3)面向民用航空器的天基监测设备关键技术研究。研究面向民用航空器的天基监测设备关键技术,阐明天基监测器-航空器的空间链路数学模型,突破微弱信号的高灵敏度检测方法并提升时域混叠信号的分离与识别能力。

4)高温、高可靠航空发动机点火电嘴用SiC半导体器件研制。研究SiC半导体陶瓷的成分及压制、烧结等产工艺,使其具有良好的发火电压特性、抗热震性、抗折强度。

5)新型航空结构材料PMI泡沫的三维结构性能关系研究。针对真实服役状态下不同密度PMI泡沫,开展原位实时或回收CT表征,以期获得PMI泡沫胞元尺度上三维结构演化过程。

6)航空航天专用开槽盘头不脱出螺钉的研发。研究航空航天专用螺钉技术,实现航空航天防脱落螺钉的长寿命、高强度、防脱落。

7)发动机水洗关键技术研究和设备研制。研究发动机叶片积垢原理,对水洗发动机进行效果及风险评估,开发水洗发动机流程,并研制相应水洗设备。

8)高性能民航机载驾舱触控显示器的研制。研制15.4英寸民航驾舱集成显示器,形成自有知识产权,力争自主可控,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

92400千瓦级航空涡轴发动机地面测试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研制2400千瓦级发动机地面测试系统,形成某型号涡轴发动机全功率状态测试能力,完成移动式台架系统研制。

10多机场终端区空域协同管理技术研究。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非结构化信息处理技术、协同创新态势共享技术、基于大数据挖掘的效能评估和人工智能决策技术,提升信息共享和协同决策能力。

3.装备制造。

1)风洞实验飞行器模型高可靠性攻角调节机构关键技术研究。研究攻角调节机构高精度控制技术研究,双油源液压系统设计,机械高强度设计技术研究,关键部件冗余备份设计,实现系统高稳定性。

2)特种部件的智能精密可调轧机国产化关键技术研发。研究新型纳米材料应用、热处理、结构设计对张减机核心关键部件的性能优化,突破智能精密可调轧机国产化的关键技术难题。

3)航空发动机高压压气机钛合金转子叶片3D打印技术研究。研发人性化植入体复合金属坦专用金属激光选区熔化(SLM型)工业级装备。

4)面向空间大尺寸的激光跟踪测量系统研制。实现正交回转轴系、激光跟踪、激光跟踪干涉测距等技术开发,完成系统集成与验证。

5)面向特殊领域应用的气磁混合轴承技术研究。面向航空及重大装备精密制造的超精密机床和计量仪器用超精密回转轴系、大科学装置用精密姿态调整机构关键单元技术攻关需求,开展关键功能部件电磁轴承相关技术研究。

6)基于飞秒激光精密加工装备研究。研究飞秒激光作为切削刀具,用于高精度、易变形精密零部件加工的通用技术装备。

7)外骨骼人机耦合动力学建模与协同控制平台验证。研究基于导纳指令和力/位混合指令的控制策略,研制下肢外骨骼人机携行运动试验平台,推动智能化运输装备升级,增强高原负荷能力与抗险救援时前线的物资运送能力。

8高精度压电陶瓷驱动器制备技术研究。瞄准高精度微纳驱动应用,研究基于压电陶瓷的高精度驱动器制备技术。

9)高压超大倍率特种电源总成研制。研究重大系统电源系统高倍率放电的特殊需求,使产品内置的电池管理系统具有无缝移植的性能,提高产品的通用型和互换性。

10)基于2mm近距离近感探测器研发。通过基于SiGe集成芯片工艺技术将收发信道和天线集成在一片Soc芯片中,实现小型化低成本的2mm近距离近感探测器。

4.先进材料。

1)特殊用途耐极限环境特种有机硅系列材料的研发和推广。开展特种单苯基、双苯基有机硅树脂的合成技术研发,基于特种树脂技术研发耐高温耐辐照耐低温的有机硅涂层等。

2)高温绝热陶瓷原料粉体关键制备技术。研究原料纯度、晶粒分布和分散性等关键工艺参数,集合结晶和缺陷控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机制分析,获得优化工艺技术。

3)基于石墨烯的红外隐身材料研究。以添加石墨烯高性能特殊材料为载体制备红外隐身材料,该材料还应兼具防水、阻燃、耐腐蚀等多种复合性能。

4)新型高强高韧钛合金增材制造高损伤容限零部件研究。探索合金的激光选区熔化工艺参数与后处理方式的最佳匹配,实现成型件微观组织的可靠调控,建立特定组织-关键性能的耦合关系,构建高损伤容限合金部件的增材制造工艺体系。

5)高能量密度单人通信电源电极材料研制。开发易规模化的反应体系、反应过程,实现绿色无铵化精细调控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碳酸盐前驱体形貌;探索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表面重构方法,提高材料首次库伦效率、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6)飞行器结构材料-高强度孪晶钛的制备及力学性能调控。运用动态剧烈塑性变形加载技术对钛及其合金进行高应变率剪切加载,制备变形孪晶类型多、密度高的孪晶钛,并进行相应的力学性能诊断。

7)耐高温高强铝基纳米复合材料研制。创新铝基复合材料强韧化机理,实现铝基复合材料强韧性的良好匹配,制备高温力学性能优异,适合航空、航天等领域结构减重增效的高性能铝基复合材料。

8)基于电化学海水提矿的电极制备关键技术与自发电提矿器件设计。开展流体状母粒阻隔材料在密封材料内部的均匀分散、固定问题研究,对密封基体材料进行改性优化制备高阻隔宽温域橡胶密封材料。

9)单纤万瓦级光纤激光器中高效导热胶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单纤万瓦级光纤激光器光纤散热需精准匹配导热胶的关键技术,研制高导热系数且低铺涂粘度、低硬度且高粘结强度、使用温域宽、长时间放置不发生宏观分相的高效导热胶。

10)单中心铀基负载催化剂的精准调控关键技术及电催化应用示范。提取核废液中的铀,精准控制铀化合物的亚纳米结构,制备单中心铀基负载催化剂,开展相应的效果评估。

5.核技术及其他。

1)质子同步加速器软磁合金加载高频腔、宽带固态功率源及智能控制系统研发。研发用于同步加速器环路,可加速质子和重离子,可用于高能物理研究和新材料研究,可应用于医用加速器系统的软磁合金加载高频腔、宽带固态功率源及智能控制系统。

2)超低本底辐射环境下γ射线空气比释动能量值复现与传递。在岩石覆盖达2400m的山体底部完成超低本底辐射环境构建,同位素辐照装置和次级标准器研制,辐射场关键量值溯源理论方法以及环境级辐射探测技术研究。

3)高能重离子束辐照作物诱变机理及应用研究。利用重离子加速器和高能重离子束辐照水稻、玉米和油菜等作物,开展重离子束对作物的生理代谢、遗传物质、表观调控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4)土工离心机通用技术条件研究。开展土工离心机通用技术条件研究,包含土工离心机技术要求、技术指标检测方法、动态自平衡方法研究,安装调试验收标准、安全作业规范、标志与包装标准研究,申报土工离心机国家标准。

5)基于电力网络高性能推演的攻防辅助平台。研究覆盖电力网络发输变配用全流程的虚拟模型构建方法,分析研究针对电力网络的攻击路径、技术和方法,同步开展相应辅助防御技术和方法研究。

6)基于知识图谱的智能问答系统研究。研究基于知识图谱的智能问答系统,突破校准信息准确抽取、实时知识推理和精准实体识别等关键技术,提升重大任务指挥智能化、迅捷化的能力。

7)大数据环境下的国防动员潜力典型要素增量更新研究。研究基于属性相似度的国防动员潜力要素聚合算法、国防动员潜力要素增量更新大数据特征学习方法、基于约束规则的冲突检测与处理方法,研制国防动员潜力典型要素增量更新平台。

8)复杂环境下全方位安全态势感知模型研究。从网络安全应用实际出发,研制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复杂的网络流量分析模型,实时侦测APT攻击等安全威胁,实现对网络安全威胁的全方位态势感知。

9)基于国产FPGA芯片实现高速PCIE总线扩展技术。采用国产FPGA研发,实现一系列高速PCIE总线扩展其它高速总线技术,满足高速PCIE总线接口扩展的特殊需求。

10)单人用超低功耗、小型化某波段变频组件的研发。研发可用于单人的变频组件,主要实现射频信号的放大和变频功能,同时重点控制组件功耗及体积,实现超低功耗和小型化。

 

附表:1.高新技术重点、面上项目指南编制专家名单

2.协同创新重点研发项目指南编制专家

 

附表1

高新技术重点、面上项目指南编制专家名单

 序号

姓名

工作单位

职称

1

周世杰

电子科技大学

教授

2

王正宁

电子科技大学

副教授

3

蒋迪

电子科技大学

副教授

4

吕建成

四川大学

教授

5

冯全源

西南交通大学

教授

6

秦小林

中科院成都分院

研究员

7

李辉

电子科技大学

教授

8

赵武

四川大学

教授

9

高柏松

中铁二院

教授级高工

10

彭忆强

西华大学

教授

11

周祚万

西南交通大学

教授

12

刘颖

四川大学

教授

13

江成发

四川大学

教授

14

黄琦

电子科技大学

教授

15

叶宏

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16

尹华强

四川大学

教授

17

王桦

四川省纺织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18

范小敏

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

教授

19

朱宇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员

附表2

 

协同创新重点研发项目指南编制专家

 

序号

姓名

单位

职称

1

刘彤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研究员

2

赵武

四川大学

教授

3

王明辉

四川大学

教授

4

李辉

电子科技大学

教授

5

刘晓烈

西华大学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