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谋划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先行区

发布时间:2020-06-04 17:35:09 信息来源:泸州市科技和人才局

今年来,泸州市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立足成渝科创走廊重要节点城市定位,精心谋划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先行区,计划到2025年泸州市与成渝地区多市(区)的协同创新机制全面形成,先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共建协同创新机制。建立打破行政区划壁垒的协同创新对接机制,积极同成都及重庆江津、永川、荣昌等地常态化开展创新需求对接,实现产业链、创新链密切互动、深度融合。探索科研资金跨地区使用机制,对外地提供科技服务的单位,以项目合作、项目委托、购买服务等形式给予财政科技资金支持。健全协同创新利益共享机制,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跨市(区)合作,结成利益共同体,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

二是共搭协同创新平台。加强我市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力争5年内共同搭建合作平台10家以上,共同推进北航泸州研究院、西财泸州自贸区研究院、川大泸州产研院、四川白酒酿造产研院、重庆大学泸州技术转移中心等创新合作平台建设。依托园区构建协同创新载体,推进泸州高新区与中电科集团合作共建中国电子泸州产业园、恒力(泸州)产业园打造西南地区聚酯新材料及纺织制造中心。支持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建设公共试验和分析测试平台、引进高水平科技企业孵化专业团队,为异地转化成果提供全方位孵化服务。

三是共聚协同创新资源。联合打造“人才+产业+平台”的创新示范基地、创新联盟,推动创新资源跨越区域、精准对接,形成人才、资源、产业集聚的“跨界洼地”。依托泸州白酒金三角核心区产业优势、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核心技术,整合国内外白酒及智能制造领域科技创新资源,打造白酒金三角智能制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充分发挥西南医科大学、国家高新区医药产业园的技术优势,集聚成都、重庆以及国内外医疗医药创新资源,打造辐射周边地市的医药健康区域创新中心。探索建立户口不迁、关系不转、身份互认、能出能进,双向兼职取酬、双向自由流动、共享科研设施的科技人才柔性流动机制,集聚协同创新人才。

四是共抓协同创新项目。加大校(院)地合作资金投入,力争5年内我市与成渝地区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300项以上,带动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年营收额突破1000亿元。支持我市企事业单位联合成都、重庆等地白酒、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医药等领域相关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开展产学研技术攻关,攻克一批制约主导发展共性关键技术难题。支持我市农业龙头企业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四川省畜科院等开展合作,联合开展一批新品种选育与引种示范、标准化种养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攻关项目,提升农业科技化水平,增强我市优势农业产业在成渝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版权所有: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蜀ICP备20023911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064
网站管理: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联系电话:(028)86723782 地址:成都市学道街39号 邮编:610016
技术支撑:四川省计算机研究院
pv总量 访客数总量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4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