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构建“龙头+平台”式创新机制提升产业“续航”能力
(1)推动创新资源“蓄水池”持续扩大。依托大型龙头骨干企业引领带动,建成全国重点实验室、省先进极限制造技术创新中心等国省重大创新平台149个。其中,东方汽轮机、国机重装、东方电机、东方风电、龙蟒磷化工、东方宏华等大型央企(国企)国省创新平台占比约30%,集聚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000余人,与中科院、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四川大学等近30家国内高校院所建立常态化合作关系,带动建成省级科技创新类特色小镇德阳清洁能源装备特色小镇。
(2)推动技术研发“硬骨头”陆续破关。持续开展科技“揭榜挂帅”制度,聚焦机械装备、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强化央企(国企)创新“龙头”作用,发挥依托创新联合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持续开展“卡脖子”科研攻关。2022年,“三大厂”8个国省创新平台实施科研项目430余项、争取财政支持1.1亿元、获授权发明专利近200件。加快技术产品研发不断创新,实现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自主创新。东方汽轮机研制的全球最先进145MW超超临界煤气发电汽轮机实现满负荷运行、东方风电自主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B1130A抗台风型风电叶片正式下线。
(3)推动产业发展“牵引力”有序增强。通过央企(国企)等龙头企业创新平台持续输出科研和技术成果,推动产业链不断补全补强。东方汽轮机、东方电机、东方宏华3家企业转化科技成果90余项、实现收入超10亿元,科研(技术)成果服务上下游企业600余家。出台《德阳市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后补助实施管理办法(试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企业技术创新活力。2022年,“三大厂”新增研发投入2.1亿元、带动新增销售收入22亿元,杠杆比1:10。东方风电、川发龙蟒2家企业2022年度研发新产品28项、实现收入90亿元,产品和技术带动产业链近90家企业配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