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智造”护航世界第一高桥通车
近日,贵州花江峡谷之上,一座全长2890米、桥面距谷底625米的“钢铁巨龙”正式诞生。这座被誉为“世界第一高桥”的钢桁梁悬索桥,以1420米主跨刷新“山区最大跨径”世界纪录。而撑起这座超级工程“生命核心”的,正是天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全球首创的“高性能锻焊结合式索鞍”技术。该技术为大桥筑牢关键受力防线,让“德阳智造”的印记镌刻在世界桥梁史上。
花江峡谷素有“地球裂缝”之称,狂风常年肆虐,近800米高空吊装难度堪称世界级。对于悬索桥而言,索鞍是承载主缆数万吨拉力的“咽喉部件”,其性能直接决定桥梁安全与寿命。此前,传统索鞍多采用整体锻造工艺,不仅用钢量巨大,在极端环境下的抗疲劳性与韧性也难以满足需求。
面对这一难题,天元重工研发团队依托公司全球领先的索桥核心受力部件研发制造基地,历经5年攻坚,反复测试材料性能,迭代优化焊接工艺,突破性提出“槽底锻件+钢板”组合结构,通过锻钢与高强度钢板的精密焊接,实现“减重”与“增刚”的双重突破——相比传统技术,新索鞍用钢量降低31%,强度却提升44%,抗疲劳性能与低温韧性显著增强,完美适配峡谷极端工况,成功填补国内外大跨径悬索桥索鞍设计空白,确保大桥在极端环境下仍能保持毫米级施工精度。
作为扎根德阳的中小企业,天元重工30年来从“跟跑”国外技术到“领跑”行业标准,如今可生产单体重量达600吨的超级索鞍,参建的五峰山长江特大桥等项目斩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等顶级奖项。此次为花江峡谷大桥定制的锻焊索鞍,与大桥全球首创的抗风措施、智慧缆索技术相辅相成,再次彰显其硬核技术实力,成为中小企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生动案例,为中国从“桥梁大国”迈向“桥梁强国”注入“钢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