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成果名称 产业领域 拟转化(研究)内容 成果输出单位 成拟转化形式/拟合作金额 联系方式
1 面向应急救援的无人机辅助通信技术应用及产业化 低空经济 该成果融合先进的控制参数化无人机轨迹规划技术和阵列天线波束成形技术,提出了基于控制和通信一体化设计思想的无人机辅助通信技术,突破了传统无人机轨迹规划和通信系统独立设计的方案轨迹跟不上造成性能下降的缺陷,给出了面向应急救援的高通量无人机辅助通信解决方案。通过成果转化,预期显著提升无人机应急救援自主飞行能力、灾后通信保障能力以及针对热点地区和场所的通信保障能力。 四川大学 作价入股,5000 李 彬:18502894057
2 Ka波段相控阵气象雷达射频前端和云参数识别技术应用及产业化 低空经济 该成果为自主研发Ka波段相控阵气象雷达射频前端,具备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及快速扫描能力,依托毫米波频段特性实现云雨微结构精准探测。其高精度数据采集能力可助力提升短期天气预报准确性,强化灾害预警时效性,为城市防洪、农业管理、航空航天等领域提供实时气象信息支持,降低灾害损失。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技术转让,3000 杨智鹏:18030796968
3 超小型高精度伺服控制系统应用及产业化 低空经济 该成果是一款具备便携式和车载式两种形式的无人机反制系统,能够实现对无人机电磁信号的无线电侦测、无线电压制、无人机管控和导航诱捕等功能。系统配备高响应速度的伺服驱动器,具有高精度的控制能力,从而提升雷达系统在实时监测和跟踪无人机方面的效果。该系统构建了坚实的安防屏障,有效防止非法入侵。该系统适用于民航、公安、武警、森林、边防、石油等多个军事与民用安防领域。 成都航天凯特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其他,6000 向 海:18884123789
4 面向垂直起降飞行器的分布式混合电推进动力系统应用及产业化 低空经济 该成果突破了短距/垂直起降技术、能源管理技术、混合电推进动力系统总体设计与匹配技术、垂直起降飞行器与混合电推进动力系统匹配等多项关键技术。该系统将对低空经济飞行器实现安全、高效、绿色、便捷化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其市场需求非常巨大。 西北工业大学 其他,5000 张晓博:15339232512
5 星基ADS-B全球飞行监视关键技术应用及产业化 航空航天 该成果为我国自主可控的星基ADS-B系统的部署做出了积极而有力的探索,具有广泛的推广前景,以及显著的潜在经济和社会效益。它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民航领域的地位,推动我国低空经济的发展,支撑我国军事航空力量的战略转型,并促进我国空管领域的军民融合。 北航(四川)西部国际创新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许可,5000 肖 越:13240311505
6 面向重大高端装备的电源系统技术应用及产业化 航空航天 该成果聚焦于电源系统产品研制和技术迭代,旨在推动航空航天及低空无人装备领域的应用示范和规模化发展。利用智能电池管理、高可靠电源技术和宽禁带半导体电驱动等核心技术,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系列产品,在民用航空、商业航天和低空物流等场景推广应用,实现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替代,助力我省乃至全国的航空航天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电子科技大学 技术许可,2000 钟其水:18980561703
7 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的低成本控制系统应用及产业化 航空航天 该成果面向轻型动力产业化发展,聚焦发动机控制技术精准需求,实现了600kgf级推力发动机控制系统技术熟化应用,具备向1800kgf和2800kgf级轻型动力装置谱系化拓展能力。项目通过突破进口技术壁垒,带动传感器、芯片、软件算法等关键配套环节的自主可控与协同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注入创新动能。。 四川天府新区西工大先进动力研究院 其它,1500 符江锋:18066628520
8 时空信息安全监测与增强系统应用及产业化 航空航天 该成果可实现全频段干扰检测,有效应对导航信号受限或受干扰的情况,提升军事导航对抗博弈能力及保障民用飞行器飞行安全。该系统不仅能显著提升国防力量、保障低空经济的整体时空安全,还能助力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为导航对抗和低空经济生态提供坚实的技术与产品支撑。 成都中科比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许可,5000 邹 镇:15086813799
9 增材设计与增材制造(3D打印)先进小型涡喷发动机(50kg推力) 应用及产业化 航空航天 该成果旨在从根本上解决国内小型航空发动机研发周期长、设计与制造成本高、供应链复杂、产能弹性低等问题,为军民两用航空飞行器、无人舰艇、分布式能源提供先进且可负担的动力来源。同时,本项目将大幅提升智能制造的产业化能级,摆脱3D打印“面向试制、面向代工、面向模具”的现状,实现3D打印“面向批产、面相产品自研、面向最终用户”的跨越。 成都欣然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作价入股,5000 陈杰光:13980719330
10 豆瓣后发酵增香菌剂的研发与应用及产业化 农产品精深加工 该成果为豆瓣后发酵增香菌剂及其应用技术。具有稳定性强、增香效果显著的特点。与菌剂配套开发的智能资源库管理系统也能够实现菌种的智能化管理与优化。通过研究豆瓣后发酵中优势微生物菌种、复合菌剂研发、发酵过程优化、产品品质提升等行业共性问题,解析豆瓣后发酵增香菌剂中优势微生物菌种发酵与豆瓣酱风味之间的关系,推动豆瓣行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转让,2300 冯 霞:18602882492
11 新型基因高效专用培育技术及深加工应用及产业化 农产品精深加工 该成果采用BLUP法、GBLUP法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技术进行世代选育,成功鉴定了与生物紧密相关的MC1R基因SNP位点,研发形成精准的基因鉴定及筛选技术,筛选高蛋白优质肉食品,有效提升食品加工品质及保鲜度。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技术转让,面议 龚建军:13094457489
12 地质灾害内外动力参数物理模拟试验系统与监测预警模型成套技术应用及产业化 软件和信息服务 该成果通过对不同类型地质灾害形成机理的物理模拟实验,形成了基于多参数融合的监测预警技术,其中泥石流容重监测方法、崩塌落石冲击监测技术、冰碛土滑坡监测预警方法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可应用到交通、水电、市镇及村镇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中。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技术许可,2000 铁永波:13982082302
13 猪肌肉发育和肉质性状的遗传调控研究应用及产业化 农产品精深加工 该成果构建了猪肌肉发育和肉质性状的基础数据库和智能表型数据库,开发并示范运用了一套猪肌肉发育和肉质性状调控的系统研究方案。研究成果覆盖生猪育种、养殖和屠宰加工环节,通过项目成果的应用可有效提升生猪产肉能力和肉品质。 四川农业大学 面议 甘麦邻:13540384633
14 融合食品质控追溯技术的电子束辐照小型化冷杀菌数字化产线应用及产业化 农产品精深加工 该成果为全球首创小型化电子束辐照食品冷杀菌数字化产线,独创的小型电子加速器融合食品保鲜技术的数字化质控追溯系统,将食品辐照冷杀菌产线投资规模费用降低了近一半,技术达世界先进水平,并解决了不同食品保鲜辐照工艺和辐照加工效果的可追溯性问题,助力我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杀菌保鲜的节能减碳排,响应大食物观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西华大学 技术许可,1000 唐 勇:13699016399
15 车规级电源管理芯片的测试方案项目应用及产业化 人工智能 该成果是利用具有-40℃至150℃温度范围覆盖,集成先进的测试电路、精密的测量仪器、智能的控制软件和带温控的分选装置,以实现对电源管理IC的全方位自动测试。在性能方面,电压测试精度达到±0.5mV,电流测试精度±20nA,时间测试精度测试±5ns,速度超过每小时1000片的UPH,并具有出色的重复性和长期稳定性。 四川嘉兆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许可,4000 周 余:18651603363
16 乳腺癌筛查专用人工智能超声一体机应用及产业化 人工智能 该成果实现了乳腺癌的自动BIRADS分级、自动截取图像、报告自动生成和解读等功能。该系统大幅度的提升了乳腺癌的筛查效率,并且病灶检出率达到98%、BIRADS分级准确率超过90%。适用于基层乳腺癌、超声科室辅助诊断等领域。 四川大学 技术许可,3000 牛 颢:13438368112
17 带“感”人形机械手应用及产业化 人工智能 该成果研发的人形机械手突破了行业关键技术,集成了超薄超灵敏触觉系统与全栈自研22自由度机械手,实现了高密度触觉力-温度感知功能。依托国内领先的研发平台与人才团队,项目产品已具备产业化条件,将在智能医疗、工业自动化等高端市场实现广泛应用,推动行业技术升级并创造显著经济效益。 天府绛溪实验室 技术许可,2000 潘 亮:13541344115
18 EIOD边缘智能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及产业化 人工智能 该成果专注于智能工厂设备的异构生产与运行状态数据实时采集解析,支持边缘智能设备的数据分析展示、模型训练、实时计算和移动应用等功能。平台能够快速构建企业级生产、工艺、质量、设备等智能应用场景,满足企业管理的快速实施与迭代需求。采用PEAK模式推动企业实现数据与流程双轮驱动的智能制造“四自”目标,加快推进企业的智改数转。 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许可,2000 何启学:18123357619
19 玻璃基射频SIP关键技术应用及产业化 人工智能 该成果为基于第三代玻璃通孔技术TGV3.0的三维集成技术,这项技术是国际上刚刚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在射频性能、可集成特性方面较基于传统硅基TSV技术和PCB集成技术有明显的优势。产品主要应用在5G/6G移动通信、物联网、雷达、电子战、卫星导航、汽车电子、生物化学检测等领域,可大幅减小系统体积重量,增强功能性能。 成都迈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许可,4800 杨建容:15882873816
20 面向在轨任务的具身智能空间机器人系统应用及产业化 人工智能 该成果通过高精度机械臂、多指灵巧手及智能算法,实现在轨卫星的自主巡检、故障维修和激光刻字等任务。该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应用于卫星维护可大幅延长其作业寿命,单颗卫星年节省维修成本数百万元,据我国卫星年发射量项目产业化后年间接经济效益预计可达10亿元,能够推动我国航天装备智能化水平升级。 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 其他,5000 王成疆:18033066211
21 半导体制造业国产智能CIM系统应用及产业化 软件和信息服务 该成果满足3/4/6/8/12吋晶圆厂所需功能,支持高效稳定的生产管理。利用大数据平台及基于工作流的流数据分析引擎、AI算法,增强传统CIM系统的数据整理分析及决策能力,通过产业化应用拓展,为半导体制造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构建智能化半导体制造加工控制国产化软件平台。 赛美特信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4000 邢明海:18601027499
22 车路协同数据融合与监测管理关键技术应用及产业化 软件和信息服务 该成果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联合多家合作单位,项目组开发了车路协同数据融合、监测、可视化及智能管控模块,构建了支持多端接入的数据融合架构,结合数字孪生技术实现交通运行状态实时监控。成果涵盖多类城市道路典型场景,形成适应不同自动驾驶渗透率的最优管控策略,已进入示范推广阶段。应用场景包括智慧道路、自动驾驶数据挖掘、封闭园区等。 北京工业大学 技术许可,5000 王佳伟:17824195568
23 关键领域联盟区块链基础设施核心技术应用及产业化 软件和信息服务 该成果面向国家构建可信数据空间的重大需求,攻克区块链与智能合约相关核心技术瓶颈,经中国电子学会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可重构、高并发、强安全的联盟区块链系统与平台,保障交易各方在安全可信的透明环境中进行数据流通,为四川省构建可信数据空间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应用途径和范式。 电子科技大学 技术转让,1000 曹 晟:18980990801
24 面向智算中心及5.5G回传的高性能、高集成度芯片和光发射TOSA组件应用及产业化 软件和信息服务 该成果围绕TOSA组件量产工艺提升,组建并优化BOX封装良率至98%,推动全自动化产线适配。成果涵盖2.5G-1.6T速率,致力于为数据中心、PON光接入、城域网、长距离和超长距离通信领域提供更低功耗、更小尺寸的光通信产品。该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50Gbs、200Gbs和400Gbs光模块中。目前已取得39项专利及知识产权,所研发的产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光通信媒体嘉奖。 成都英思嘉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其他,5000 关山旭:13911551271
25 大口径干法刻蚀设备应用及产业化 新型显示 该成果为集成电路、半导体制程、新型显示、高端光学器件等领域核心装备,本公司为国内少有具备1.5米口径以上干法刻蚀装备的研发制造单位。该成果采用先进等离子激发系统、先进的流场分析、创新的等离子修正和约束系统,确保整体等离子刻蚀均匀性优于±5%,未见有文献报道此类装备和更领先的技术指标。 成都超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其他,8000 周君君:13981806282
26 重大水电枢纽水下智能检测装备与安全管控技术应用及产业化 高端能源装备 该成果通过构建水电枢纽水下透彻感知体系,实现水下建筑物淤积与浑浊环境下可视化清晰观测,研发水下智能检测一体化技术;构建缺陷特征快速识别与量化算法,形成安全管控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体系,构建“检测-监测-模拟”安全管控模型。依托项目成果,开展大渡河、金沙江、雅砻江流域水电基地的重大工程开展技术应用,实现传统基建运维与人工智能等新基建的融合与产业拓展。 清华大学 技术许可,2000 王皓冉:188109493139
27 高精度低功耗高可靠性温补时钟应用及产业化 高端能源装备 该成果通过采用全国产工艺实现了国际先进水平的温补晶体振荡器,其具有高稳定、低噪声等特点,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实现在-55℃~85℃的范围内频率稳定性小于0.5ppm,同时具备出色的静态相位噪声;通过稳定量产应用验证了该成果长期的一致稳定性,是国内全自主可控的高精度温补时钟,补足了该领域国产化发展短板。 北京炬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其他,2000 郑亚茹:18600874599
28 飞秒光纤栅应用及产业化 高端能源装备 该成果采用自主研制的飞秒激光三维微纳刻写系统,完成了飞秒光纤光栅、飞秒光纤光栅阵列生产制作,并形成耐高温、高压、大量程应变等高端光纤传感器与多模态光纤传感系统,满足风电、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需求,旨在打破高端飞秒光纤光学传感器的国际垄断局面,实现进口替代。目前已应用于燃气管道、新能源风机、核聚变、冶炼等多场景,具备大规模产业化能力。 飞秒创芯(成都)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许可,5000 湛 欢:17780672632
29 MEMS电容式差压传感器芯片及高端工业变送器应用及产业化 高端能源装备 该成果在技术上突破了多层异质结构键合、高深宽比刻蚀形貌控制等微纳技术难题,传感器精度和量程等性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获得美国授权发明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多项,技术自主可控。可应用于冶金、化工、制药、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具备压力、流量、液位、密度、粘度测量等功能,避免采用进口传感器与控制系统内置后门程序导致的工业安全风险,支撑我国自主工业数字化体系的建立。 北航(四川)西部国际创新港科技有限公司 其他,3000 徐天彤:15210989311
30 面向先进制造业的高性能工业CT系统应用及产业化 新能源 该成果系统空间分辨率达到40μm,解决了CT成像“既要看得大,又要看得清”的重大技术难题,可提供全能量段跨尺度的CT设备及检测服务能力,解决了先进制造业的一系列精密检测难题。总体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可成为推动高端制造技术革新的关键力量,且有助于提升我国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新能源等行业产品质量及工艺水平。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预计2026年,中国市场规模可达240亿元。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作价入股,25000 胡栋材:15881649486
31 黄磷气高温膜干法除尘技术应用及产业化 新能源 该成果基于特种金属膜的精准高效气固分离黄磷生产成套应用技术,主要应用于磷化工领域,可实现从炉气中直接分离高纯磷蒸气,从工艺上源头根除泥磷,解决这一行业世界级难题。黄磷纯度可达99.99%,满足高性能电池级磷原料需求;新工艺流程较传统工艺缩短30%,黄磷产品一次品质全部提升至99.99%;回收黄磷后的尾气含CO约90%,是优质的化工原料,结合优质黄磷产品,再进一步选择合适热源的基础上综合成本有望降低30%。 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 作价入股,5000 任福春:13551311958
32 全封闭式锂离子电池活性材料再生系统应用及产业化 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 该成果创造性地将无机化学技术和电化学技术相结合,开发出了“全封闭式锂离子电池活性材料再生系统”。本技术用于回收再生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中的有价金属,不同于现有有机萃取技术,本系统使系统内的物料封闭式循环,回收再生原料中的无机酸和强碱,使有价金属的再生成本降低40%;本技术对环境友好,不产生有机废水,大量减少硫酸钠副产品的产生。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技术转让或作价入股,3000 关婧如:18030602408
33 面向工程化的高性能低成本固态锂金属电池开发及检测技术应用及产业化 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 该成果突破了锂金属负极表面修饰与三维结构负极构筑、高模量高离子电导率固态电解质的设计制备与大面积成膜等技术,多维解决了锂金属电池安全性差、加工成本高、难以量产等工程化技术难题,实现了三维锂负极对锂稳定性寿命≥1000 h,固态电池能量密度≥400 Wh/kg、循环寿命≥500次等关键目标,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消费电子设备、低空经济等众多领域具备广泛应用前景。 武汉中科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许可,2000万 王梦元:17301324446
34 本征安全的半开放储能锂离子电池应用及产业化 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 该成果是唯一达到本征安全要求且开始进入市场应用的中国原创储能电池技术。该技术已获国内外专利授权 120 余项,荣获“牛顿基金创新突破奖”,在成都建立了100MWh示范产线,产品适合应用于城市储能、数据中心储能和站房建筑式储能电站等场景。预计技术成果推广后2年内建设2GWh产线,产值15亿元/年,5年内实现不低于20GWh的项目应用。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技术许可,2000 陈永翀:15601056829
35 液相前驱体工艺制备磷酸锰铁锂应用及产业化 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 该成果具备优异的倍率性能和长期循环稳定性,产品指标达国内领先水平。磷酸锰铁锂材料的技术突破,不仅可填补中镍三元与磷酸铁锂之间安全性和电化学性能的断层,更将推动高性能锂电池成本进一步降低,为中端新能源汽车普及和储能规模化提供关键支撑。 武汉中科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许可,1000 张霜玲:13228327575
36 免充气轮胎用环保型高分子复合材料开发项目应用与产业化 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 该成果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属全球首创。聚焦新能源与智能汽车配件前沿,实现免充气轮胎用环保型高分子复合材料成套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后,可适配低速高速力车胎、载重胎、军用胎及节能智能胎等场景。成果一旦转化落地,能拉动上下游配套产业,创造超百亿元产值,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引领轮胎技术革新。 四川大学 作价入股,5000 张爱民:13908058863
37 新能源发电及储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应用及产业化 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 该成果依托四川省智能微电网群运行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其专利成果,攻克了储能系统主动调控等难题,研制了储能系统的BMS、EMS和构网型储能变流器PCS样机。采用自主开发的构网型控制算法和高效电力电子拓扑设计,可快速切换储能系统运行模式。并通过与东方日立、四川长虹电源、四威功率电子等企业合作建立示范工程,预计量产后三年产值超20亿元,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核心装备。 西华大学 作价入股,2000 曹太强:13228181858
38 智眸脑康:早期神经退行性疾病眼动诊断技术应用及产业化 医药健康 该成果是全球首款基于眼动技术用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客观早期辅助诊断的产品,准确率达 85%,采样频率≥ 1000Hz,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产品可应用于医疗、科研、大健康等领域。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产品拥有巨大市场前景及潜力,将大力推动神经退行性疾病客观早诊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成都集思鸣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许可,2500 杨辛明:13032892222
39 一款新型自身免疫疾病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及产业化 医药健康 该成果为CS12192,是原研单位成都微芯药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小分子JAK3抑制剂,它选择性地抑制JAK家族中的JAK3激酶,相比其它JAK亚型的选择性至少超过10倍以上,同时对另一个与炎症反应相关的激酶TBK1也有抑制活性。CS12192在国内已经完成在健康人体的1期临床试验,具有较好的体内药代药效相关性特征和人体耐受性。首个获批临床试验的适应症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其它具有临床前药效支持的潜在适应症还包括斑秃、特应性皮炎以及GVHD等。 成都微芯药业有限公司 作价入股,5000 孙良堃:15608336336
40 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多价结合体)应用及产业化 医药健康 该成果为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其具备突出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其关键专利技术——多糖与载体蛋白多价结合技术为世界首创,与已上市的单价结合体疫苗相比,显著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I期临床结果显示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疫苗血清型覆盖率相当。本项目还获得了包括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在内的多个国省级科技项目支持。 复星安特金(成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作价入股,面议 高 娟:15928166036
41 医疗数据智能可视化解析平台应用及产业化 医药健康 该成果为融合AI等前沿技术的医疗多模态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具备数据存储、整合、智能分析和可视化展示能力。可广泛应用于大型医院及科研机构,特别适用于各类疾病大数据的精准研究与辅助诊疗。平台可提升医院诊疗效率与科研能力,助力医院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其推广有助于提升整个医疗行业的数据处理水平,改善患者诊疗体验,实现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技术许可,400 沙雷皓:17844615772
42 基于PD-L1嵌合信号转化受体的新一代双靶向CAR-T细胞治疗实体瘤新疗法应用及产业化 医药健康 该成果为针对PD-L1的新型PD-L1靶向嵌合转换受体专利技术,已获国内和国际发明专利授权,PCT专利已进入欧盟和美国。该产品在有效阻断肿瘤微环境PD-L1免疫抑制细胞与 T细胞PD-1结合的同时,可通过PD-L1.BB转换受体将PD-L1介导的T细胞免疫抑制信号转化为激活信号,促进T细胞在实体瘤肿瘤微环境激活和扩增,从而提升CAR-T细胞疗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其他,2000 李 丹:13880025826
43 核医疗放射性废液深度净化装置应用及产业化 医药健康 该成果攻克了核医疗废液处理技术瓶颈,通过高效吸附材料与智能算法实现废液快速净化,处理效率达0.4 m3/h,放射性核素去除率超99.9%,处理周期从180天缩短至1天,体积仅为传统衰变池的1/8。适用于核药研发、生产企业及医疗机构,显著提升核医学科接诊能力,助力“一县一科”政策落地。转化后预计年处理废液超千吨,经济效益显著,推动核医学产业绿色升级。 西南科技大学 技术许可,5000 聂小琴:13908112161
44 dd-cfDNA检测新技术在器官移植术后监测中的临床应用及产业化 医药健康 该成果创新性地将多重引物 PCR 技术、片段分析技术和多重数字 PCR 技术相结合,构建个体化 dd-cfDNA 检测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低成本、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个体化和易于推广等特点,能够在多数移植中心独立开展。该项目技术已非常成熟,自研试剂盒经过前期大量临床样本验证,可满足临床需求。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技术许可,350 曾钰佳:13648012457
45 天然高效抗菌抗结痂涂层泌尿系统导管应用及产业化 医药健康 该成果具有良好的抗感染、抗结痂效果,并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和美国专利,受到2024年欧洲泌尿外科年会邀请展示成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和转化前景。在“健康中国 2030”与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产品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在该类耗材领域的技术空白,具备国际市场竞争潜力与广阔的产业转化前景。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 技术许可,800 杨 罗:15928855531
46 个性化骨诱导聚醚醚酮颅骨修复体的应用与产业化 医药健康 该成果基于生物材料骨诱导理论,集成人工智能辅助3D打印与表面改性技术,实现PEEK材料由惰性向生物活性转变及个性化制备,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品迭代升级。该产品的技术创新与优势包括由惰转活、个性化精准修复、易产业化实施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技术转让,2000 徐建国:18980602049
47 FFPE样本分枝杆菌诊断试剂盒应用及产业化 医药健康 该成果针对结核病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检测。采用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FPE)样本,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这款试剂盒适用于临床诊断,尤其能有效解决传统痰液检测漏诊率高的问题,大幅降低诊断时间和费用,提高诊断效率。它为结核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有望改善我国结核病的防控现状,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效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技术许可,600 叶 丰:13880608800
48 一款用于治疗脂肪肝病的 siRNA药物应用及产业化 医药健康 该成果的年化治疗成本仅为已上市治疗药物的十三分之一,且一年仅需要进行2次皮下注射,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患者依从性。更重要的是,全球约6亿患者携带脂肪肝关联基因突变,现有药物治疗几乎无效。朱健团队研发的这款药物能够改善这6亿患者的脂肪肝病,在患者适用群体方面具有广泛性优势。 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 技术转让,2500 张延松:15600690190
49 抗EB病毒感染的细胞疫苗治疗技术应用及产业化 医药健康 该成果为全球领先的通用型细胞治疗技术,已申请4项PCT专利,源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由杨寒朔教授团队研发。适用于恶性肿瘤及EB、HPV等病毒感染性疾病治疗,晚期肿瘤患者可直接皮下给药,激活自身免疫,制备成本较市售细胞产品降低90%以上,且IIT临床显示其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成都臻愈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作价入股,6000 叶玉娇:17358522905
50 质谱临床诊断试剂盒及相关检测技术应用及产业化 医药健康 该成果团队基于质谱分析技术研发了一系列的临床检测方法,内容包括开发临床检测试剂盒,实现血清、尿液中游离甲状腺素、胆汁酸谱等标志物的精准检测;开发新型有机小分子质量标签,引入可裂解化学键和强质谱响应基团,实现5种以上蛋白质标志物的同步检测;结合免疫富集与质谱信号放大策略,建立痕量蛋白检测方法。以上成果显著提升临床检测效率和准确性,降低医疗成本,为精准医疗提供技术支撑,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技术转让,500 夏 兵:13678057225
序号 榜单名称 产业领域 技术难点 需求企业 意向出资金额(万元) 联系方式
1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晶圆量产用大单脉冲能量、短脉宽及高可靠性高一致性红外激光器 人工智能 1.高稳定性脉冲能量输出技术。脉冲能量稳定性高,同时要求激光脉冲的脉宽一致性好,从而保证极高精度的加工要求。
2.光斑平顶匀化技术。激光横场具有大M2的同时,光斑分布均匀无强区、强点,以便于后续光路进一步匀化横场分布。
3.7×24小时不间断运行可靠性提升。能够达到氙灯全寿命周期内光学指标无衰减。
成都莱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000 徐桂华 18780065312
2 基于国产化的电源管理芯片全自动化测试平台研发及其产业化 人工智能 1.电源管理芯片的应用环境复杂多变。特别是汽车等高规格的电子设备的应用,包括温度范围宽泛(-40℃至150℃);
2.测试必须涵盖从极端低温到高温的工作状态。
3.考虑到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瞬态情况,如电压电流过载、热失控等情况。
成都市易冲半导体有限公司 3000 苏成媛 13688171061
3 智能化反无人机信号识别软件 人工智能 1.民用无人机信号处于常规通信频段,容易与通信信号混淆。
2.军用无人机通信信号多采用超高速宽带跳频、跳时、扩频扩谱等复杂抗干扰手段,常规通信干扰手段难以奏效,需要加入智能化能力提升系统的提升探测能力。
成都玖锦科技有限公司 200 韩冰鑫 18200395045
4 基于自主指令集工业智能控制专用CPU设计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人工智能 1.技术难度大:CPU研发的重点在于汇编指令集与架构设计,涉及复杂的电路布局和逻辑设计。与商用CPU相比较,工业级多功能专用CPU需要集成多个指令集,这要求在设计时考虑多种系统平台的兼容性问题,确保能兼容多种操作系统。
2.研发成本高:从设计到流片到试产,一款CPU的设计成功,需要巨大的时间和资金成本。
3.系统设计复杂:设计工业级专用CPU必须降低设计复杂度,支持自适应控制、自我组织控制和自我学习控制等智能控制算法。
成都中嵌科技有限公司 1800 罗 强 18030770827
5 K/Ka频段卫星通信相控阵低成本小型化共口径技术 人工智能 1.该技术可应用于低轨卫通互联网接入、灾害应急通信、物联网、天基测控等领域;
2.能够在有效降低终端成本与尺寸的同时,为用户提供高带宽、高数据传输率的卫星通信服务,助力K/Ka频段低轨卫通生态构建。
成都九洲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1000 李 源 13880108069
6 面向垂类领域应用的认知图谱驱动大语言模型知识增强技术 人工智能 1.工业领域设备故障诊断与预测性维护:通过构建设备运行状态、故障模式、维修方案等知识库,研发融合数据,增强诊断模型,实现对设备健康状态的实时评估、故障预警、修复决策的智能推荐,最小化非计划停机时间。
2.文旅领域景区智能导览:融合景点介绍、游览路线、旅游攻略等数据,建立文旅知识库和语义关联网络,研发基于知识的智能问答与推荐系统,提供交互式的智能导览服务。
3.政务领域智能政务问答:挖掘政策文件、办事指南、热点问题等政务知识,构建一站式知识库,开发面向自然语言的智能政务问答系统,提供解答与办事指引。
4.医疗健康领域辅助诊断与智能决策:整合疾病诊疗规范、病历、医学文献等医疗数据资源,建立面向全科诊疗的临床知识图谱,研发医疗智能诊断模型,协助医生诊疗行为。
成都明途科技有限公司 2000 严 帅 13688016017
7 全自动人工智能荧光磁粉裂纹检测线 人工智能 1.自动识别算法的准确率:按照国标GB/T 15822,线性裂纹长度超过2mm通常被视为不合格,属于深度学习中难度较大的小目标检测。
2.黑光环境下轴类零件荧光表面成像:需要拍摄到轴类工件整个圆周,如何适配多种规格实现表面360度成像是一个难点。
3.自动上料、自动分拣、智能检测、磁粉探伤系统集成:自动上料单元、磁化喷淋单元、智能检测单元需要通讯集成,适配多种长度和直径,提高节拍是一个难点。
成都市欣欣高强度紧固件制造有限公司 200 高 勇 13908224072
8 面向车路协同的多源异构路侧融合感知系统 人工智能 项目应用于:
1.全息路口;
2.高速隧道;
3.高速匝道汇入汇出;
4.高速/高架路。
联通(四川)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 2000 张远民 18602895116
9 强磁机磁介质盒自动清洗机构的开发 人工智能 1.研究自动清洗机构配套喷头型号;
2.研究执行机构的行走路径;
3.研究配套控制系统设计、清洗压力及清洗流量等控制参数。
攀枝花攀西蓝星化学清洗有限公司 200 余 洁 13551757958
10 桥梁关键部件智能产品及智能监测技术应用开发 人工智能 1.需要解决在高湿度、易腐蚀、温差变化等复杂环境下传感器耐久性问题,确保长期监测精度保持在±3%以内。
2.需要开发适用于索夹空间安装的微型数据采集装置,以实现对索夹螺杆预紧力的数据采集。
3.需开发低功耗自组网传输技术,实现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同时解决多传感器通道间的电磁干扰问题。
4.需构建涵盖传感器植入、数据采集、云端分析的完整监测系统,便于在后台实时监测索夹预紧力在桥梁运营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及时了解索夹的受力状况。
德阳天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320 叶 天 17628295818
11 空地无人系统协同感知、生成与决策技术 人工智能 1.空地无人系统协同感知技术;
2.多源视觉信息极限压缩技术;
3.复杂场景高效三维生成技术;
4.空地异构智能协同决策技术;
5.空地协同应急救援示范验证。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300 吴经理 15528551200
12 空地察打一体反无人机系统及成套装备研制技术 低空经济 1.基于多维信号指纹识配和多元飞航参数估计的无人机高精度侦察技术;
2.基于信号特征与通联规律认知的侦干协同无人机飞控信号高效屏蔽技术;
3.基于驯服信号隐蔽接入与航迹参量无感捷变的无人机导航欺骗技术。
成都安则优科技有限公司 2000 赵 薇 18227342634
13 通用航空器活塞式发动机及高效增程式动力总成开发 低空经济 1.双安全裕度设计,包括点火、喷油、ECU、重要传感器等结构设计和空间布置。提供高空性能性能衰减的抑制方案,保持7000米高空无最大功率无衰减;
2.轻量化设计,优化硬件结构和软件程序,需在航空发动机中具有优势;
3.润滑系统设合理性计,抗大角度倾转结构设计,保证飞行器所有运行姿态下,润滑的可靠性;
4.冷却系统设计合理性,包含发动机冷却、进气中冷、增程器冷却的集成设计和布置;
5.密封结构抗低温设计,保证最低温-45摄氏度密封可靠性。
绵阳新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3000 罗兴树 13458441148
14 复合材料先进成形中试线建设及技术研发 低空经济 1.在大厚度层间浸润、高压注胶等核心技术上,产品的层间结合力、一致性差,自动化程度低、内部缺陷不可控,无法满足大尺寸、大厚度高性能产品浸润成形技术要求。
2.单模次铺贴成形固化时间较长。在三维机织工艺流程中,当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构件的织造工艺,在纱线排列、交织方式上,针对大尺寸/大厚度构件的织造连续性不高,预制体层数、压实厚度与纤维体积含量稳定性不高。
3.在智能模具开发、协同运行与振动控制、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等方面尚未达到大型尺寸件的工程化应用要求。
宜宾普翼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4000 毛静莉 13618051096
15 星间激光通信终端研制技术 航空航天 1.激光通信终端需进一步减小高度方向的包络,以满足发射和应用需求。此外,激光束发散角极小,对准精度要求达到微弧度级别,这在动态环境下极具挑战性。卫星平台的机械振动和热变形会导致激光束抖动,影响通信质量。为提高链路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需采用高精度的光学跟瞄系统和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
2.卫星入轨后,失重、冲击等因素会导致初始指向不确定度较大,坐标系和光轴变化可达毫弧度量级,远超激光束散角和捕获跟踪视场。这需要专门的在轨标校或指向修正技术。同时,卫星平台在日照影响下可能出现舱板热变形,再次引入指向不确定度,导致建链时间延长甚至建链失败。
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0 龙 旭 19182058103
16 远距离高精度光纤光频传递技术 航空航天 1.链路损耗与噪声累积问题,需开发低噪声放大技术与分布式噪声抑制方案;
2.动态稳定性控制难题,需开发自适应带宽控制与分布式锁相技术;
3.环境扰动抑制难题,需开发多物理场联合补偿技术;
4.噪声抑制与锁定维持问题,需开发噪声预测与亚毫弧度级快速补偿系统;
5.残余噪声累积难题。
成都金诺信高科技有限公司 1200 孟凇竹 18010553889
17 国产化混合智能体在关键领域运维的敏捷构建技术 航空航天 1、区域算力中心应用:①依托混合智能体敏捷构建技术,借助GNN构建算力资源元知识图谱,实现CPU、GPU和存储资源的智能调度,异构算力利用率提升90%以上,降低能耗15%。②融合LLM与因果推理技术,快速分析PB级日志,实现跨云跨平台故障根因定位,时间缩短至分钟级。③运用联邦学习协同多数据中心数据,构建能耗预测模型,优化冷却与负载分配,年碳排放减少10%。
2、电力领域应用:①项目混合智能体敏捷构建技术赋能电网运维,可显著提升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与效率。②融合传感器数据和气象信息,借助混合模型,对输电线路、变压器等设备监测,预警准确率超90%,实现秒级故障阻断。③运用时序预测和强化学习,动态优化风光储协调策略,降低新能源波动对电网影响,并网稳定性达到99.99%。④借助NLP解析历史工单日志,可自动规划设备巡检路径,排定巡检优先级,使工单处理效率提升30%,人工巡检工作量降低40%。
成都派沃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000 刘 翼 13981912163
18 大型A-100钢模锻件锻热工艺与组织性能调控研究 航空航天 1.部分原材料余度低,急需开发新锻热技术;
2.新型强变截面锻件工艺性差,产品性能波动剧烈。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200 廖 佳 15881479901
19 一种用于大型低速长航时无人机的低成本高可靠推进系统 航空航天 1.电池技术瓶颈:一是能量密度极限,航时短、总重大,严重挤占载荷空间;二是充放电速率与寿命,快充导致电池热失控风险,循环寿命下降;三是低温环境下锂电池容量骤降。
2.燃油动力效率和功重比的矛盾:小型涡扇/涡桨发动机功重比高、效率低;活塞发动机效率高、功重比小;混合动力控制算法复杂度呈指数级上升,复杂技术带来可靠性危机。中大型无人机动力系统的技术难点本质是"能量-重量-成本"三角的极致博弈,现公开寻求一种技术方案和产品,以实现"能量-重量-成本"最大平衡。
四川垚磊科技有限公司 1200 李梓阳 15386643733
20 面向高能制动的制动盘材料与工艺关键技术 航空航天 1.综合制动能量转移需求、紧急制动距离、轮轨黏着、兼容性要求等多维约束条件限制提出高能制动盘的正向设计方法;
2.降低热衰退、提升制动材料高温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3.大尺寸复杂构件的形性调控。
四川六合特种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5000 朱小阳 13568261541
21 高分辨率碳源监测卫星研发设计与反演算法 航空航天 1.高准确度的碳指标及碳逸散路径捕捉;
2.≤1KM高空间分辨率的碳源监测卫星载荷;
3.碳数据的小样本反演及高精度模型;
4.碳浓度与排放源的非线性反演模型。
环天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000 张永新 18382411881
22 高端能源装备研发垂域大模型和智能体 新能源 1.复杂物理规则与AI模型的整合;
2.动态场景下的模型泛化能力;
3.低延迟推理与高算力需求及成本的矛盾;
4.多学科知识协同。
四川金星清洁能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000 游敦泉 13648096686
23 风光水清洁能源电氢耦合制储用技术研发与装备研制应用 新能源 1.进行风光水清洁能源电氢耦合制储用装备在线能量调控策略研究。
2.在电解设备运行功率范围限制、燃料电池功率和储氢罐压力多重约束下,考虑电源输入功率变化特性,通过在线能量调控使得设备运行在稳定高效区间,满足消纳可再生能源和为负荷供电的需求;
3.进行风光水电氢耦合制储用装备集成设计,在满足安全标准限制下,进行电解设备、储氢模块和燃料电池模块的模块化、标准化与集成化设计。
四川帝威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3000 杨 锐 18981170567
24 风电叶片极端环境自适应光热-超疏水耦合纳米防护涂层关键技术开发 新能源 1.复杂多尺度结构的可控制备与工艺,缺乏跨尺度稳定性预测模型及仿真工具。
2.多物理场耦合下的环境适应性,缺乏温湿度-机械应力耦合加速老化测试平台。
3.宽谱光热转换与超疏水特性的协同调控,解决热量诱导的热膨胀或化学降解问题。
4.机械耐久性与功能持久性的动态平衡,缺乏原位监测技术评估动态损伤,且多因素(冻融/湿热/冲击)协同老化机制与寿命预测模型尚未建立。
绵阳麦思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2600 白 灵 17713651026
25 高功率连续波米波放大源 医药健康 1.放大源内的多级功率合成器各输入端口需相互隔离,保证合成网路稳定可靠;
2.放大源允许任意相位全反射、耐高驻波,且功放插件反射功率需为单倍功率,保证系统高可靠性;
3.功放插件、电源插件等可实现盲插,且功放插件功率密度高,体积小,便于维护;
4.优选CE或UL认证器件,放大源电气安全需满足GB 9706.1-2020相关标准;
5.重点设计电磁兼容性,放大源电磁兼容需满足YY 9706.102-2021相关标准。
四川省工程装备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3000 杨 帆 18628095198
26 抗抑郁症透皮贴剂关键技术研发 医药健康 1.药物稳定性;
2.促透剂的选择与优化;
3.高分子基质的选择;
4.制备工艺的精确控制;
5.临床试验与法规要求;
6.成本效益分析。
四川宏明博思药业有限公司 6000 苏金平 18810022898
27 厌氧共生菌智能化高通量筛选平台与装备研发 医药健康 1.厌氧环境动态维持技术,现有微孔板、液滴微流控、表型识别等技术在开放场景下难以维持超低氧浓度(小于1 ppm);
2.厌氧单细胞识别与智慧分选,现有基于微孔板、稀释涂布等培养组技术人力和资源投入大,成本高,物种多样性受限;
3.智能化培养与生长关联分选,传统终点监测法无法捕捉指数生长期,错失分选窗口;单次挑菌致慢生长菌漏筛。
4.分离培养全流程标准化,人工操作致跨平台氧暴露风险,数据溯源完整度低,不符工业化标准。
成都瀚辰光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5000 陈 艳 18982113239
28 天然香精香料与新型甜味剂高效工业发酵与生物转化技术 医药健康 1.香紫苏醇到香紫苏内酯和(-)-降龙涎香醚的完整生物合成途径基因解析;
2.香紫苏醇到香紫苏内酯和(-)-降龙涎香醚的高效生物转化体系及产业化;
3.以廉价底物为原料的(-)-降龙涎香醚生物合成体系及产业化;
4.以廉价碳源为原料,微生物发酵新橙皮苷和NHDC的工业菌株开发;
5.高效生物催化新橙皮苷合成NHDC的酶、微生物等挖掘及产业化;
6.高效率、高特异性的糖基转移酶及糖苷酶的开发。
四川盈嘉合生科技有限公司 1000 李 伟 13076098262
29 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大肠杆菌)的胃肠道固体制剂定位(肠溶或胃溶)可控释放(溶出速度可控)技术 医药健康 1.疫苗的抗原为重组蛋白,易受热、pH和胃肠道蛋白酶的降解。
2.脱氧胆酸钠的局部浓度过大对于胃肠道黏膜具有刺激性,太小又无法起作用,引起毒性反应的最低剂量大约是产生治疗效果的最低剂量8倍。
成都欧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00 陈正军 15328163365
30 医疗级醋酸纤维素中空纤维技术开发 医药健康 1.目前临床绝大多数厂家所使用的血液透析膜材料为疏水性聚醚砜和聚砜膜材料,一部分是自行制备透析膜并组装成器,一部分是进口膜丝组装成器;
2.少量使用全进口亲水性三醋酸纤维素透析器。但医疗级醋酸纤维素中空纤维和相关技术完全处于空白状态,无技术基础和开发背景,开发从零到有的技术是本项目关键难点;
3.在中空纤维和纤维素膜指标方面还需进行大量的研究。
四川普什醋酸纤维素有限责任公司 200 张 梅 15928955377
31 磷酸芦可替尼乳膏的开发及应用 医药健康 1.透皮递送系统的优化,把握药物渗透性与靶向性的平衡,确保不同病变状态下药物释放速率和渗透深度的稳定性。
2.药物稳定性与制剂工艺控制,需确保在合适的包装和储存条件下乳膏的物理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3.局部安全性与系统暴露风险,通过体外模型和临床前研究验证乳膏对受损皮肤的耐受性。
4.临床疗效的客观评价,通过真实世界研究积累长期疗效数据。
四川德峰药业有限公司 4650 李 瑶 18628942549
32 基于光学-光谱-AI跨模态智能底座的畜禽肉与中药材多维无损快速检测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农产品精深加工 1.跨模态数据建模与噪声抑制;
2.动态耦合解析与权重优化;
3.自适应设备与轻量化算法;
4.多模态特征分离与迁移学习;
5.技术路径聚焦。
新腾数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4980 于 淼 19141004019
33 川式特色酱卤制品品质提升与产业化 农产品精深加工 1.明确冷冻原料肉品质变化规律,开发新型原料肉冻眠锁鲜技术,降低解冻损耗(2%-4%),提高原料肉品质;
2.明确卤制各环节工艺参数对品质的影响,创制高效腌制、定量卤制、节能干制等工程化技术装备,实现工艺装备耦合的工业化流程重构与全环节品质智能监控;
3.分析川式酱卤制品质构、风味等特色品质构成,解析其特色品质密码,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等手段开发风味定向编辑等品质调控技术,工业化产品与传统风味相似度>90%以上,实现川式酱卤制品的工业化加工与品质提升。
铁骑力士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500 崔钊伟 19881669876
34 竹纤维基高性能过滤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应用 农产品精深加工 竹纤维过滤纸用于多行业领域:
1.当前应用:①汽车工业领域,用于汽车发动机空气过滤系统及机油滤清器,用于拦截空气中的颗粒物(如粉尘、金属碎屑)和机油中的杂质,保护发动机性能。②食品加工领域,可用于液体澄清(如啤酒、果汁、食用油)及除菌,确保产品纯净度。③生物制药领域可用于药品生产中的除菌、除杂质操作,尤其在疫苗和生物制剂的生产中需满足严格的无菌标准。④化工与能源领域,可用于化工生产中的液固分离、催化剂回收及废水处理。⑤在电子制造领域,可用于空气净化系统及精密仪器保护,过滤微米级颗粒以维持无尘生产环境。
2.未来应用:①新能源及储能设备领域,电池组冷却系统对高效过滤材料需求激增,竹纤维过滤纸可能用于电池冷却剂的杂质拦截,提升热管理效率并延长电池寿命。 ②海水淡化、工业废水处理领域,高吸附性竹纤维滤纸可通过复合纳米材料(如SiO₂涂层)增强污染物截留能力,满足环保法规对排放标准的严苛要求。③航空燃油过滤、液压系统清洁等领域,竹纤维滤纸的轻量化与耐高压特性可能替代传统金属滤网,满足极端工况下可靠性要求。
宜宾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500 苗 林 18008111233
35 鲜辣椒存贮、加工工艺升级改造和品质提升技术攻关 农产品精深加工 1.攻关新鲜辣椒贮藏技术,显著延长贮藏时间;
2.解析辣椒制品竞品质量特征,形成科学评价方法;
3.系统研究辣椒原料对加工制品品质影响,构建质量保障体系。
四川川娃子食品有限公司 1200 杨会珍 17388308088
36 菲涅尔透镜超精密加工工艺及装备 新型显示 1.纳米级动态稳定性控制;
2.跨尺度表面完整性调控;
3.复杂曲面角度精度保障;
4.工艺一致性控制。
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600 吴庆富 13880968868
37 平板显示行业用Array正性光刻胶 新型显示 平板显示行业用Array制程正性光刻胶的技术难点:
1.集中在高感度与高分辨率的平衡;
2.涂布均匀性与附着力;
3.显影工艺优化;
4.耐蚀刻性和剥膜性;
5.生产工艺与工程化难题以及国际技术垄断等方面。
绵阳艾萨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1000 韩 兴 18381665295
38 高抗压宽温域无线无源螺栓垫片传感器力敏元件 高端能源装备 1.电容式压力弹性层性能优化难。高介电弹性层材料回弹性差,导致电容值随压缩次数增加而衰减,在长期循环载荷下力-电容响应稳定性不足,导致元器件长期可靠性及检测精度难以维持;
2.弹性体介电层温度适应性差。在高温环境时,弹性模量骤降导致抗蠕变能力衰退,影响材料使用寿命;
3.无线无源螺栓垫片传感器力敏元件抗压能力差,检测量程小。
成都希盟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0 张 萍 15281066847
39 螺旋内冷孔棒关键制备技术研究 高端能源装备 1.产品合金性能达到相应材质牌号的内控标准,开发出的30°三螺旋内冷孔棒材、特殊角度和标准角度双螺旋内冷孔棒材产品的几何形状及尺寸公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精磨产品直径和长度达到相应精度等级要求。
2.研究模具结构(模具收缩系数、模具螺旋角、模具齿深和齿宽、芯杆孔间距、孔径和孔位的设计等)对产品螺距的影响,设计出30°三螺旋内冷孔棒材、特殊角度和标准角度双螺旋内冷孔棒材的模具结构和芯杆,并建立模具标准化设计参数和方案。
3.研究挤压增塑剂对混炼料的影响,并建立混炼料的质量评价标准,确定挤压混料工艺,使其满足螺旋内冷孔棒材的成型要求。
4.研究螺旋内冷孔棒材的干燥和烧结工艺,形成完整的生产工艺控制标准和生产工艺规程。
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100 朱荣华 1387415152
40 高端能源铸锻件热处理工艺技术和装备研究 高端能源装备 1.超大尺寸与超重吨位:大吨位的工件对热处理设备的承载能力、工装夹具的稳定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需开发专用的超重型热处理系统;
2.超大截面均匀性控制难题:热处理过程中,由于截面厚度导致的冷却速度梯度,极易造成芯部与表层组织性能差异,造成性能不均匀;
3.严苛温度均匀性控制要求:随着工件尺寸的增大,配套热处理设备的尺寸也相应扩大,使得在大型炉窑内实现精密的温度均匀性控制面临巨大技术挑战。
二重(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3400 王 承 13881814741
41 核辐照环境下机动平台与智能作业模块研制 高端能源装备 1.耐辐照、易去污的载具模块;
2.可快换的智能工具模块;
3.快速清洁去污模块;
4.耐辐照试验与工艺考核。
四川同人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800 阎 旭 18782921637
42 TBM/盾构成套装备智能互联互通技术 软件和信息服务 1.TBM成套装备的物联网数据接口问题;
2.数据结构统一性问题,多种通信协议互通问题;
3.隧道场景数据通讯与通信网络组网方法与稳定性问题,数据边缘存储与边缘计算问题,互联互通数据的应用指导设备参数问题;
4.基于3D数字孪生虚拟场景的数据应用指导工程智能管控问题。
中铁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800 谭远良 18380590886
43 基于大尺度空间计算的陆水空重大基础设施数字化构建技术体系 软件和信息服务 1.解决高性能计算架构难题,攻关计算资源分配不均、边缘设备协同困难等挑战,平衡计算负载和保障系统稳定性、扩展性;
2.解决数据流通与安全困境,破解数据动态标识、多Agent协同、空间内外数据桥接等难题;
3.智能适配与生态构建。解决生态开放生成式智能模型精准捕捉第三方系统特性并实现高效适配。
四川易方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2750 李欣镓 13518358750
44 面向装备数字化的软件工厂 软件和信息服务 1.云集成开发环境:需实现多语言框架、低代码工具与第三方服务(如AI模型)的深度适配,解决异构资源动态调度与分布式协作性能瓶颈问题;
2.容器化开发环境:需优化容器镜像的轻量化设计及启动速度,同时确保开发、测试、生产环境的一致性;
3.软件制品库:需支持多格式(Docker镜像、PyPI包、二进制文件等)制品的统一存储与智能依赖解析,解决版本冲突与安全漏洞链式传播风险。
成都中科合迅科技有限公司 2000 邱奇奇 17381572587
45 小型化干扰机射频收发单元设计及实现技术方案 软件和信息服务 1.双通道独立变频系统:下变频与上变频同步,避免信号串扰;本振设计权衡,解决本振相位噪声(≤85dBc/Hz@1kHz)与杂散抑制(≥40dBc)的矛盾。
2.高速控制接口与实时管理:实现SPI接口同步控制解决高频信号下的时序同步与电磁干扰问题电源模式切换:全功率、低功耗、休眠模式间快速切换,并实时监测温度与本振锁定状态,确保系统可靠性。
3.宽带覆盖与信号质量:覆盖2~12GHz频段,同时保证带内平坦度≤±3.3dB;动态衰减控制,6bit数控衰减器实现30dB动态范围,解决精度与响应速度(≤1μs/次)矛盾。
华力智芯(成都)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500 任 为 18161279793
46 面向智慧大屏的鸿蒙国产化操作系统 软件和信息服务 1.解决国产化视频解码硬件驱动兼容性和性能优化问题;
2.解决多图层叠加时的渲染效率、HDR(高动态范围)与国产面板的校准难题;
3.解决触摸的超高速感知,每个指的达到极速响应时难题;
4.解决DLNA、Miracast、AirPlay、Cast的投屏兼容问题;
5.解决近场语音控制通路问题,同时支持语音传输质量达到CD级别(44.1kHz,16bit);
6.支持2D、3D的数据同步,解决分布式总线同步数据延迟较高的难题。
四川虹微技术有限公司 800 黄德俊 15828647311
47 关于电力设备安全认证与授权的技术研究 软件和信息服务 1.系统架构与集成难点:多协议融合、异构系统兼容、边缘计算架构;
2.安全与权限控制难点:动态权限管理、设备身份认证、近场通信安全;
3.通信与网络难点:弱网适应性,在信号不稳定区域保持可靠连接;满足配电网操作低延迟要求;实现4G/5G/Wi-Fi/电力载波等多网络无缝切换;
4.标准化与合规难点。
四川中电启明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0 杨 卫 18381066619
48 基于统一平台的重型装备智能工厂建设技术 软件和信息服务 1.基于信创环境下的云原生开发平台构建,建立跨业务领域的微服务划分标准,构建工业级微服务治理平台;
2.建立集团级工业物联网架构,构建支持多地多厂区的分布式平台,实现设备集中管理和数据实时同步;
3.异构设备数据采集,定制开发解析算法,实现协议识别与解析;
4.全流程齐套性管理,建立原材料、配套件、外协件等资源实时跟踪体系,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加工、装配、铆焊、配管等环节齐套管控;
5.智能物料识别体系,实现下料、加工等环节物料自动标识与跟踪;
6.余料智能管理系统,构建结构件、下料余料快速建模与匹配算法。
二重(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1300 唐 科 13808108522
49 面向自然灾害行业多模态大模型关键技术 软件和信息服务 1.国产化自然灾害应急多模态大模型融合,攻克多模态大模型跨学科数据孤岛、极端灾害预测准确率和模型“幻觉”等难题;
2.多源异构大数据治理与结构化隐私文本生成,解决灾害防控领域多模态数据异构性及尺度差异;
3.级联灾害推演与预警优化,融合地质、气象、交通等多领域数据,揭示复杂的因果关系和灾害演变机制,解决不同环境下精确预测问题;
4.实时应急协同与灾损评估,解决海量数据中快速提取关键信息并匹配救援路径和资源分配问题。
四川九洲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有限公司 2800 陈 曦 15390031446
50 新型硅碳负极基体材料 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 1.实现固态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高能量密度;
2.长循环寿命及安全性。
巴中碳原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200 赵 植 1576017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