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全省科技创新形势分析
今年以来,全省科技系统瞄准实体经济主战场,坚持以成渝地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引领,持续提升创新平台建设策源功能,深入实施六大科技专项,统筹布局“两个100”项目、“15+N”重点产业链项目和“双向揭榜挂帅”项目,体系化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第一动力“打头阵”。
一、科技成果登记稳步恢复
一季度,全省登记科技成果864项、同比下降29.5%,较1—2月降幅收窄35.2个百分点,呈现企稳回升态势。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原子核和电子温度双突破1亿摄氏度,天府降溪实验室研发出全球首款封闭空间超小型便携式测绘无人机,世界首台700兆瓦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成功并网发电,全球首个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IL-4Rα生物制剂获批上市,鼻咽癌治疗用主动免疫细胞治疗产品(CR101)创新药获得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全省技术合同登记7152项、同比增长3.7%,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44亿元、同比增长0.4%,较1—2月快速回升,实现扭负为正。
二、科技信息服务业总体平稳
一季度,规上科技信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493.1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高于规上服务业1.9个百分点,占规上服务业比重为44.6%。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447.6亿元、同比增长1.9%,增速较去年均值扩大1.5个百分点。3个细分行业中,专业技术服务业营收390.8亿元、下降0.6%,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营收20.6亿元、增长21%,研究与试验发展营收24.9亿元、增长4.9%。
三、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向好
一季度,“四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783.8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占“四上”企业比重为17.6%。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5%,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9.6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20.9%。
高技术产品出口保持高速增长,一季度出口额达389.1亿元、增长50.1%。其中,占比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出口292.9亿元、增长45.9%。
四、人工智能产业较快增长
一季度,人工智能产业营业收入396.8亿元、增长20.5%,利润总额48.3亿元、增长20.6%,实现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双增长。各产业层次均实现稳步增长,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营收分别增长28.1%、11.3%、18.7%。
总体来看,各项创新举措在一季度得到有效落实,创新活力加快释放,科技创新总体呈现向好态势,但还存在科技成果登记下滑、技术合同登记增速放缓等问题。下一阶段,全省科技系统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新情况新问题,增添新办法新举措,着力在体系化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取得新突破,不断为持续巩固我省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