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光硅业四氯化硅热氢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发布时间:2008-12-01 16:02:00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经过连续几个月试验运行,新光硅业公司自主设计改造后的四氯化硅热氢化装置运行温度和气体流量均优于原俄方装置的设计,四氯化硅转化率达到20%-23%,远远超过俄方18%的设计值。截至昨(26)日,新光硅业已累计生产多晶硅743.5吨,完成全年800吨产量的目标胜利在望,为明年产量跃上更高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氯化硅热氢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新光硅业公司抢先占领了四氯化硅热氢化技术的制高点,成为国内第一个掌握该核心技术的多晶硅企业,进一步巩固了行业领军者的地位。

  四氯化硅热氢化技术是当代国际多晶硅先进企业采用改良西门子法技术生产工艺的关键技术,不掌握该技术,就不能算掌握改良西门子法。目前,全世界掌握该核心技术的只有美、英、德、俄和中国。新光硅业项目建设中,原采用俄罗斯提供的四氯化硅热氢化技术装置用于1000吨级多晶硅生产线,这于俄方也是第一次,没有经验可以参照。试运行实践表明,俄方装置在材质选用、底盘结构设计等方面存在缺陷,导致装置运行中温度和气体流量无法达到设计值,不能稳定连续运转,四氯化硅转化率只有12%—13%左右,大大低于俄方承诺18%的转化率。

  “没有借鉴,我们自己干!”新光人迎难而上。公司将尽快攻克四氯化硅热氢化技术作为近期技术创新的主要目标,2007年5月即组织技术专家组连续攻关。工程技术人员勇于创新、大胆实践,重新选择装置的材质,重新设计装置的核心部件——底盘。经过若干次反复试验,自主研发的新装置于去年底投入试运行。重新设计改造后的四氯化硅热氢化技术装置不仅消除了物料泄漏问题,而且实现了稳定连续运转,每月可转化生产多晶硅所需的三氯氢硅600吨左右,直接降低企业外购原料成本1000万元左右,减少四氯化硅外运成本200万元左右。9月,公司多晶硅月产量突破80吨,并在10月创造出87吨的最好水平。1-10月,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8亿元、利税11亿元。

  “此项研发共投入经费1300多万元,年可节约资金8000万元,这只是经济账。我们同样看重项目带来的社会效益。”公司总经理陈绍章坦言。     


 (乐山科技局办公室)

 
Copyright @ 版权所有: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蜀ICP备20023911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064
网站管理: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联系电话:(028)86723782 地址:成都市学道街39号 邮编:610016
技术支撑:四川省计算机研究院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4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