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加速构建多层级创新平台矩阵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坚持“把科创平台建在创新链上,把中试平台建在生产线上”战略导向,整合各级各类资源,奋力打造“国、省、州”三级创新平台矩阵体系,推动资源优势、创新优势加速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
(1)依托国家战略,布局前沿科研“国家队”。依托世界最深、最“静”、空间最大的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深化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外顶尖暗物质研究团队的合作,联合推进锦屏深地科学中心(国家级新型研发机构)挂牌与建设,推动凉山全面融入国家基础研究体系。成功举办第19届国际天体粒子和地下物理大会,吸引了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名中外专家学者参与,将凉山打造为吸引全球暗物质研究顶尖人才的重要战略支点。目前,锦屏深地科学中心选址、手续报批等工作已进入尾声,有望年内落地挂牌。
(2)强化产业赋能,打造省级创新“主力军”。聚焦稀土创新开发利用,与省自然资源集团、省地矿集团等企业签订邛海实验室筹建框架协议,拟用3-5年筹建天府邛海实验室,现已设立实验室运营事业单位,开展场地选址布局,预计年底前可落地挂牌。聚焦中药材、特色农业等优势领域,支持中稀(凉山)稀土、新鑫中药等龙头企业申报省级中试研发平台5个,真正把中试平台嵌进生产线,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截至目前,全州已建成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创新平台27个,覆盖主要特色产业的创新平台支撑网络初具雏形。
(3)优化政府引导,培育州级实验室“后备队”。深化科技管理政机制创新,采取“以育促创、以奖促建”方式,聚焦战略资源、清洁能源等十个重大产业链,前瞻性布局一批特色明显、面向产业、梯次衔接的州级重点实验室。创新出台《凉山州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按照“成熟一个,论证一个,新建一个”原则和“专家论证、择优遴选”方式,给予“优秀”150万/个、“合格”100万元/个的一次性后补助支持,力争用3年时间建成10个左右富有凉山特色、产创深度融合、发展潜力巨大的州级重点实验室梯队,并有序申创省级、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