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高新区:精准施策,营造惠企利民的政策环境
一是落实产业扶持政策。出台《泸州高新区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二十条政策措施》《泸州高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等文件,支持企业渡困发展。2022年以来,为150余家企业兑现产业发展类扶持资金约4.8亿元;为300余家企业兑现科技服务类扶持资金约1480余万元。高新区传动装置制造产业集群成功创建四川省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成功申报四川省首批产教联合体;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瞪羚企业倍增工程”,梯次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7家企业创成四川省第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11家企业积极申报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二是落实招商引资政策。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责任制,大力实施“走出去”招商、以商招商、专题招商、中介招商,成功签约落地中电系统、飞腾赋能中心、中电能源电子生态产业园等重点产业项目。1—8月,累计签约重点项目27个,签约金额达184亿元,实现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72亿元,FDI完成200万美元。自2022年以来,高新区泸商总部基地新引进注册企业497家,产值65716万元,贡献税收5168万元,就业人数1371人。
三是落实税收政策。实施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半征收六税两费,以及出口退税、增量留抵退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六税两费享受免申即享。自2022年以来,为100余家企业办理留抵退税,办理留抵退税3.8亿元;减税降费4161万元,确保了2300余户涉税市场主体,400余户社保医保缴费人政策红利落地落实。
四是落实稳岗就业政策。建立用工保障协作机制,引进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四川三河职业学院等院校入园区开办实训基地,输送300余名院校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组织园区20余家企业开展校园招聘及校企对接活动,靶向引进工业机器人、电气自动化等产业专业人才 100 余人。强化紧缺实用型人才培养,加大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支持力度,按期兑付就业创业岗位补贴等各类补贴 50余万元。
五是落实人才扶持政策。出台人才安居住房、就业医疗、创新创业等配套政策,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专家人才制度。1—8月份,累计协调解决子女入学、配偶就业、专家医疗等事项 270余人次,兑现人才创新创业扶持资金1.05亿元、同比增长19.3%。依托国家级孵化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泸州)先进技术研究院、泸商总部基地等创新创业平台,协助人才开展重大科技成果转换项目40个,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1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