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培育壮大科技人才生力军
(1)搭建平台聚才。办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泸州)先进技术研究院,依托具有独立招收资格的泸州老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同步成立的泸州老窖博士后工作站科创有限公司搭建人才引进平台。2023年,新增国省级科技创新平台5家,聚集院士、博士后等高层次科技人才68人,引进国内外急需紧缺科技人才2000余人,推动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现代化产业能级提升。
(2)开放合作育才。全面融入“1+3+N”全省人才发展雁阵格局,联合宜宾聚力推动川南创新人才聚集地建设。积极探索合作模式,对接四川大学专家团队“揭榜”攻关企业重点需求10项,促成与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FAU)、日本昭和大学等高校院所在心脑血管研究方面的科研合作,牵线西南医科大学与科伦制药公司合作转化医用核药,引进西安交大管晓宏院士团队成果共建茅溪酱酒基地低碳园区智慧能源中心,打造全国首个酒类行业低碳示范园区。今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人才预计达1.1万人。
(3)政策激励留才。以市政府名义出台《泸州市科技创新奖励办法》,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开展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充分赋予科研单位和人员自主权。在11个单位试点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鼓励科研人员带成果创办或入股企业,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杨思进团队与四川光大制药有限公司已签订“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技术转让合作,团队可获得80%的转化收益。今年,拟培育酒城创新团队15个、评选科技之星10人,立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项目2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