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四川省科学技术厅,今天是 无障碍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对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第1292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5-09-12 18:00:46 信息来源:办公室

张国华委员

非常感谢您对我省科技创新工作的关注与支持。您提出的《关于以驱动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导向推动产研融合制度创新提升的建议》(第129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进一步优化科技成果转化链上管理部门的职能分工建议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是加强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科技厅会同财政厅,压实项目推荐单位责任,加强审核把关,减少重叠性、重复性审批工作。建设四川科技管理信息系统,运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申报项目自动查重,不符合要求的项目不能进入电脑系统的专家网络评审环节,通过技术手段减少了重叠性、重复性审批的可能性。

二是构建中试研发体系。科技厅会同财政厅等省直有关部门,以构建利于专业化建设、产业化孵化的中试平台建设为导向,组建了四川省中试平台公司,已布局35个行业领域中试平台。科技厅会同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部门,强化协同配合,今年出台了《中试项目审批流程优化及中试人才激励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加快推进科技成果中试熟化。

三是以揭榜挂帅方式推进有组织的科研。科技厅会同财政厅、经济和信息化厅,聚焦产业科技创新共性关键技术瓶颈,推动实施“揭榜挂帅”,面向社会发布榜单,征集需求,通过需求论证、发布榜单、项目申报、评审遴选、组织对接、项目立项、签署揭榜协议、项目实施管理、任务验收等环节推进有组织的科研。评审遴选时专门组织技术专家、财务专家、技术需求企业等共同对揭榜方资质条件、揭榜方案可行性、经费预算合理性等进行评审。在成果转化端,推行科技成果找市场、企业找技术“双向揭榜挂帅”。

(二)下一步打算。

一是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科技厅会同财政厅,坚持以产业需求定任务,采取企业自下而上出题、政府自上而下组织相结合方式,改进重大科技任务凝练生成方式。二是构建中试研发体系。科技厅会同生态环境厅、财政厅等有关部门,推动中试项目审批流程优化改革,建设省级中试研发平台,推动科技成果中试熟化。三是推广线上科创通+线下科创岛等服务模式。科技厅牵头,整合资源组建并运行四川科创通,建成集创新资源汇聚、科技成果展示、技术交易撮合等为一体的全省性公共服务中心平台。

二、关于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与科研立项管理机制建议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是积极承接国家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印发《四川省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方案》,建立由科技、组织、财政、人社等9部门参与的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选取19家单位和成都、绵阳、宜宾3个市分层分类开展改革试点工作。聚焦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四个关键环节,推动科研领域分类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已将“成果高质量转化”逐步纳入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目前,已创新优化评价标准50余项,惠及试点单位科技人才超3万名。

二是改进重大科技项目生成方式。2025年,科技厅制定出台了《改进重大科技任务凝练生成方式实施方案》,明确坚持以产业需求定任务,聚焦我省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和15+N重点产业链建圈强链的关键共性技术等需求,让企业提出当前需要解决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以及面向未来的产品开发技术需求。由科技厅牵头,会同相关行业部门(单位),面向企业不定期在科技厅及行业部门官方网站发布重大科技攻关需求征集通知,常态化开展技术需求征集工作。

三是加强行业内专家评审把关。制定《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受理与评审工作规程》,对通过形式审查的项目予以受理。受理的项目随后将根据需要选择网络评审、会议评审、答辩评审、咨询论证等方式进行评审。由同行专家对项目的可行性、实用性等进行评估,评审不合格项目,不予立项。

(二)下一步打算。

进一步优化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流程,完善科技计划项目受理和评审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国家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综合试点,分类制定科技人才评价标准,加快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分类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

三、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与服务体系建设建议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是健全中试研发体系。成立省中试有限公司,搭建运行跨高校院所综合性中试研发平台。布局建设智能硬件等行业领域省级中试研发平台35家,组织上线产业链重点中试项目62个。

二是推进建设技术创新平台。2024年以来,布局建设智能感算芯片、陶瓷基复合材料、晶硅光伏等省技术创新中心。

三是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做大做强“天府科创贷”风险资金池,撬动银行向2452家科技企业发放191亿元。设立规模50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综合基金,全省注册创业投资基金199支、规模达3170亿元。

四是加强技术转移和人才引进。培育专业技术转移队伍,在自然科学职称评审序列增加“技术经纪”职称专业,目前全省170余人已取得技术经纪专业初级、中级职称。推动成立四川省科技人才研究院,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交流。2024年全省技术合同登记额达到2607亿元、增长33.6%

(二)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着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健全中试研发体系,加大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平台布局建设力度。支持企业牵头建设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完善成果转化供需对接服务体系,深入开展科技成果找市场,企业找技术“双向揭榜挂帅”。深化科技金融服务,大力推广企业创新积分制,开展“股债贷保”联动试点。

四、关于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法治保障体系建设建议

(一)工作推进情况。

2025年,新修订的《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颁布并于51日起施行。第十七条明确规定支持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等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制度改革,依法赋予科学技术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者长期使用权,按规定采取股权、期权、分红等方式,使科学技术人员合理分享创新收益。建立健全符合职务科技成果转化规律的国有资产管理方式。支持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对持有的科技成果实行单列管理。符合条件的职务科技成果按照有关规定不纳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范围

(二)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加大《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宣传贯彻力度,依法赋予科技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按规定采取股权、期权、分红等方式,使科技人员合理分享创新收益。

五、关于着手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联合工作机构与机制建设建议

(一)工作推进情况。

坚持省委科技委统一领导,加强全面统筹、总体布局和系统设计,推动各成员单位围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压实工作责任,各司其职,形成合力。2024年,科技厅印发《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的行动方案(2023-2027年)》,对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全生命周期和工作闭环进行顶层设计。

推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科技厅等10部门出台《关于全面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四川省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操作指引(试行)》等,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放权。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实施“双向揭榜挂帅”,2024年省政府印发《实施双向揭榜挂帅”推动成都科创生态岛“四链”融合先行先试工作方案》,2025年科技厅印发《实施成果找市场“揭榜挂帅”推动成都科创生态岛“四链”融合工作指引(试行)》。目前,已发布榜单180个,首批次立状35个,16个项目已签署落地商业协议。

(二)下一步打算。

充分发挥省委科技办牵头协调作用,支持各成员单位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全生命周期和工作闭环,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形成工作合力。当前,重点抓好《四川省“十五五”科技创新规划》编制,研究制定《关于体系化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

感谢您对我省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您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政协四川省委员会提案办理反馈意见表》上及时反馈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202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