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对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第1306号提案答复的函
李恒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我省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建议》(第1306号提案)收悉,科技厅高度重视,经商省委金融办、省委人才办等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拓展人才引培思路”的建议
一是加强企业科技人才工作系统谋划。省委人才办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四川省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若干措施》《关于加快构建全省人才发展雁阵格局推进新时代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建设的实施方案》,对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作出统筹部署安排。会同科技厅制定《四川省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萃青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0)》,开展实施青年科技人才政治引领、淬火锻造等九大行动。
二是着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2024年四川出台了《四川省产业科技人才教育一体发展规划》,为首个省级产业科技人才教育一体发展规划,规划强化人才教育对产业创新的支撑作用,紧贴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人才需求,提出并推进积极打造产教融合载体、深化校院企地合作等重点任务落地落实。深化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改革,开展“唯帽子”问题专项治理,全面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制度改革,全省推广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累计确权成果2407项、带动投资220亿元。
三是扎实推动省委组织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强现代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的十条措施》落地落实,强化政策举措,从体制机制上有效解决企业人才引培问题。依托国家和省相关人才计划,支持企业大力引进培养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会同各级政府、部门和用人单位,对入选人才计划的科技人才在科研经费、团队组建、科研设施、创新平台、配偶安置、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医疗保障等方面落实支持保障政策,让人才引得进、用得好,有效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四是积极推动“技术总师”选聘工作。省委组织部已研究制定了《四川省技术总师选聘工作实施方案》,选派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赴企业担任技术总师,推动高校院所和企业共建研发平台,协同推进科技创新,联合培养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配合教育部门开展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支持高校联合科技型企业开展工程硕博士培养,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培养产业发展急需人才。
五是加大科技人才向企业集聚的力度。加大重大人才工程支持力度,持续扩大“天府峨眉计划”“天府青城计划”对重点产业倾斜支持范围,高层次人才领办创办企业快速成长,涌现出一批独角兽培育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的良性循环。2018年以来,省级人才计划中企业人才入选1214人、占比28.6%,其中创业领军人才创办领办的350家企业中,国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26家、占比36%。
六是积极承接国家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印发《四川省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方案》,建立科技、组织、教育、财政、人社等9个部门参与的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创新优化评价标准50余项,惠及试点单位科技人才超3万名,凝练形成“立足业务建标准 不拘一格评人才”“探索构建基础研究‘人才特区’”等一批全国推广的改革典型案例,推动科研领域分类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力争在全国形成一批科技人才评价“四川经验”。
二、关于“增强财政金融支持,拓展企业融资渠道”的建议
一是强化对企业科技创新资金项目支持力度。由企业牵头100万元以上重大科技项目达到70%以上,2024年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基础研究、重点研发等各类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700余项、支持经费约6.3亿元。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成功揭榜未来产业、产业基础领域“技术创新”揭榜挂帅项目48项,遴选支持产业基础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项目23个。
二是加大对企业研发投入补助力度。科技厅实施了企业基础研究投入后补助、企业研发投入增量后补助政策,通过财政资金引导,支持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基础研发方面补助了59家企业、资金7510万元。增量研发对106家符合补助条件的企业予以补助,补助资金4300余万元。经济和信息化厅鼓励产学研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对各类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给予分类后补助支持。
三是强化科技金融助推企业成长。深入实施“天府科创贷”,有效破解了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等问题。截止2024年底,累计投入省级科技专项资金3.4亿元,撬动13家银行向企业超2300家、发放贷款近200亿元,1126家获贷企业获得贴息、补费等财政补贴超6700万元,企业融资成本平均降低30%。
四是以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为契机,省委金融办加快构建富有四川特色的知识产权金融生态体系,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内部评估试点、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线上办理试点,鼓励探索“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模式,形成包含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证券化、保险、担保、风险投资等内容的知识产权金融产品库;支持金融机构围绕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提供投贷联动、投债联动、投保联动等创新服务模式;发挥“四川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平台”的政策集成、机制联动、平台共享和专业评估等功能,探索知识产权金融四川经验。
三、关于“加强政策环境优化,拓展服务保障力度”的建议
一是省委金融办出台了《四川省推动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培育壮大耐心资本,推动金融、科技、产业良性循环,为企业构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广的风险分担机制。
二是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纳入四川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进行精准培育,支持科技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稳步推进科技企业债券融资;科技厅深入实施“天府金泉”科技型企业上市培育计划,会同四川证监局等相关部门,2024年推动了我省21家科技企业登陆科创板。
三是搭建省级常态化投融资路演体系,链接省内外投资机构构和服务机构,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完善、落实财政金融互动政策,鼓励各地建立健全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支持以“科技成果+认股权”方式入股企业。
四是支持重点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科技厅先后支持由东方锅炉、四川时代新能源、东方电机、攀钢等科技领军企业牵头、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和高等院所参与组建了氢能、动力电池、先进水电装备、钒钛产业等9个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技术突破、实现成果行业共享。
五是经济和信息化厅开展四川省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从强化服务载体建设、提升服务人员水平方面提出10条政策措施,开展“一起益企”企业服务活动,围绕制约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问题开展59项活动,促进中小企业对各类惠企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免申直享、直达快享”。
下一步,科技厅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重大决策部署,与其他省级部门一道,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创新生态,提供精准服务,多措并举推动项目、资金、平台、金融、人才等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着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能力,持续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感谢您对我省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您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政协四川省委员会提案办理反馈意见表》上及时反馈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2025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