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对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第0339号提案答复的函
郭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高价值专利成果培育及中试转化的建议》(第0339号提案)收悉,衷心感谢您对我省科技成果培育与转移转化工作给予关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强化统筹规划,从政策上鼓励校企共建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等合作创新平台,打造服务行业需求的创新平台体系”的建议
根据《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川科基〔2020〕9号),省重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具有较强研究开发能力和技术辐射能力的企业建设,分为学科、企业两类省重,鼓励和支持产学研联合,发挥资源互补优势,合作共建省重。目前,全省企业牵头或参与建设四川省重点实验室55家,占全省同类平台的41.04%。去年,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四川省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川办发〔2024〕33号),提出围绕产业需求加强专利技术创新、实施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2项内容,鼓励和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围绕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培育和发现一批弥补共性技术短板、具有行业领先优势的高价值专利和专利组合的专项举措。
下一步,我们将协同省市场监管局畅通各类创新主体专利转化运用渠道,有效利用专利的权益纽带和信息链接功能,打通专利技术转化运用的关键堵点,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和转化动力,大力推动专利产业化,切实将专利制度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的强大动能。
二、关于“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加快推进成果转化”的建议
近年来,为充分发挥中央在川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创新优势,鼓励其科技人员积极参与成果转化,科技厅建立“中央院所+四川企业”成果转化对接机制,完善中央在川大院大所成果储备库并组织实施“聚源兴川”项目,目前已支持项目71个,支持经费3.2亿元。
去年,科技厅、财政厅联合推动四川振兴集团,在全国率先组建省级中试研发公司。财政厅每年新增预算1-2亿元,支持省中试公司组织实施概念验证项目和中试熟化项目,形成了“中试费用分担”“先投后股”等市场化机制。目前,中试公司已与智能硬件等59家省市级中试平台建立合作机制,组织实施了超轻超薄碳/金属复合集流体等4个中试项目。成都、德阳、自贡、泸州等15个市(州)分别出台地方支持政策。
今年,省政府又作出了创新“双向揭榜挂帅”机制的决定,旨在依托成都科创生态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先行先试,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最大限度链接省内外的创新要素和产业资源,切实解决当前科技资源区域分布不够均衡、科技成果供需对接不够畅通、政策措施支撑不够精准等难点堵点问题。为重点吸引国内外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在先行先试区域落地研发转化,科技厅现已面向社会公开发布了三批次共90项“成果找市场”揭榜挂帅项目榜单。
下一步,科技厅会同财政厅指导省中试公司发挥好牵引作用,围绕重点产业遴选实施一批概念验证和中试熟化项目,今年组织实施中试项目30个以上。并依托“成果找市场”揭榜挂帅、大院大所“聚源兴川”计划等,支持一批成熟度较高、市场前景较好的中试熟化成果转化为产品,加快科技成果形成现实生产力。
三、关于“加大科技成果技术评估和转移转化平台建设,提升成果转化服务能力”的建议
去年《成渝地区“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方案》获批,对成渝地区加强与国内技术转移平台联动合作,积极推动与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等跨国技术转移中心建立常态化合作关系,持续巩固成渝地区与重点国家的重点机构共建技术转移合作节点,拓展国际技术转移网络提出了要求。同时,科技厅修订了《四川省技术转移机构管理办法》,鼓励学会、行业协会、研究会等社会组织和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各类科技创业孵化机构建立技术转移机构,支持现有技术转移机构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鼓励开展国际技术转移。
今年1月,科技厅、人社厅出台了《关于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对我省健全完善技术经理人培育体系,加快构建高水平技术转移人才队伍提出实施意见,旨在充分发挥技术经理人连通科技与产业作用,不断提升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水平,推动成果转化落地。
下一步,科技厅将会同人社厅推动《关于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的落地实施。
感谢您对我省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您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政协四川省委员会提案办理反馈意见表》上及时反馈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2025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