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市校合作,打造雅安模式 为灾后农业恢复重建提供持续支撑和科技服务

发布时间:2014-07-08 16:50:09 信息来源:雅安市科技局
   

 

为了充分发挥大学的科教和人才优势,构建以大学为依托,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的新型农村综合服务体系,探索农业院校改革发展新路子,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持续支撑和科技服务,雅安市与四川农业大学合作,在农村科技服务体制、机制创新上大胆创新,构建了“总站——服务中心——服务站”三级农村科技服务体系,逐步确立了服务总站在农业生产中的技术指挥权。总站成立一年来,实施涉及茶叶、果蔬等重点产业科技项目9项,市校合作项目25项,涉及项目资金500余万元,争取国、省项目资金906余万元,选育新品种2个,引进推广新品种20多个,发表专著2部,形成养殖标准9个,获得各类专利3项,建立试验示范基地360余亩,示范推广新技术15项,示范带动农户300余户,培训农民和企业员工1620余人次,极大地推动了雅安农业产业发展,这种新型农村科技推广模式被国家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称为“雅安模式”。

一、平台建设是支撑。在我市和四川农业大学的共同努力下,四川农业大学成为全国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10所高校之一,雅安成为该试点的核心试验区。市委、市政府与四川农业大学联合出台了《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雅安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方案(试行)》(雅委发〔20134号),由此,雅安市和四川农业大学共同建设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雅安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正式启动建设。按照《方案》要求,注册成立了“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雅安服务总站”,组建了畜禽、林竹、茶叶、果蔬、中药材等5大产业部和综合服务部;相继成立了名山、雨城、宝兴、石棉等4个试点县(区)“农村产业技术服务中心”,并根据需要设置乡(镇)服务站,初步搭建起“总站—服务中心—服务站”三级科技服务体系,为试点县(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撑。芦山“4.20地震”之后,市、县(区)科技系统抢抓重建机遇,首次将科技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列入重建总规,获得灾后基础设施重建资金14210万元,用于加快推进服务总站和农村产业技术服务中心建设,搭建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平台。

二、科技人才是关键。根据试点县(区)产业发展需要,组织部与川农大择优选派了4名专家到试点县(区)担任副县(区)长,并兼任县(区)农村产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4名优秀青年专家到试点县(区)相关部门挂职,担任部门副局长,逐步掌握对农村科技服务的技术指挥权。服务总站组建茶叶、林竹、果蔬、畜禽、中药材五大产业部和综合服务部,由川农大知名教授专家担任部长,并聘请市、校双方产业领域专家组成专家服务团,其中具有教授(研究员)职称25人,副教授(副研究员)以上职称52人,各类专家合计80余人。专家成为规划产业,解决束缚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瓶颈问题,创新科技成果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利用的领导和中坚力量。

三、产业项目是纽带。一是积极安排市校科技合作项目支持农业优势产业发展,为了进一步推动雅安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由服务总站筹集资金,完成了对茶叶、林竹、果蔬、畜禽、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现状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并根据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关键瓶颈问题和县(区)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择优选择了“茶树新品种选育推广、种质资源材料收集保存与评价鉴定”等9个项目予以立项,下拨项目资金达300万元,按照《建设方案》要求,各试点县(区)对在本县(区)实施的项目进行相应配套支持,目前,实施的9个项目现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二是积极申报国省科技项目支持灾后农业产业恢复重建。在实施好市本级项目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了“极重灾区新农村恢复重建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 “四川盆地大学农业科技服务技术集成与示范”等科技项目,争取到位科技项目资金906万元,为灾区农业产业恢复重建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和科技服务。目前,我市与川农大合作申报的中央专项资金项目“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及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经费1000万元)正在受理中。

雅安服务总站是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试验区,是传统农业推广模式在雅安的变革、创新和不断完善,实践证明,其在推动雅安农业产业灾后重建,科技创新示范,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雅安模式”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我们将进一步探索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市校合作发展,为全国农业院校改革发展探索新路子,为雅安新农村建设和“三农”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版权所有: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蜀ICP备20023911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064
网站管理: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联系电话:(028)86723782 地址:成都市学道街39号 邮编:610016
技术支撑:四川省计算机研究院
pv总量 访客数总量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4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