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四川省科学技术厅,今天是 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 市州动态 > 广元

广聚科技英才,科技成果之花开遍女皇故里

发布时间:2022-04-20 11:05:51 信息来源:广元市科技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广元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科技人才工作,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科技创新和科技人才工作。2021年6月,市委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创新发展,明确提出“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全面落实“四个面向”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市政府配套出台真金白银的“科创十一条”,提出了创新平台建设、创新生态优化、创新人才聚集的务实举措。抓改革、育主体、建平台、促转化,广元市科技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多措并举,让各类人才扎根广元、建功立业,创新主体不断增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活力不断迸发,科技与经济社会加速融合发展,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十三五末,全市科技人力资源指数达到33.62,每万人R&D人员数为6.62,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0.55%,全社会研发投入及强度均保持40%以上的增幅。

一、改革创新,松绑加油,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保驾护航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

广元市与成都理工大学签订市校战略合作协议

--改革,破而立新。广元市科技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深化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要求,坚决“破四唯”“立新标”,出台了《广元市深化科技人才评价改革实施方案》、成果产出转化和科研人员减负等系列政策措施,根据不同领域、岗位特点,在职称评审、人才项目评选、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和人才使用等方面着重考量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质量、贡献,着力打通人才评价、使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

--松绑,减负前行。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联合印发《关于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的通知》,积极赋予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扩大了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的财务预算调剂权,提高了间接费用比重,取消绩效支出比例限制,减少了科技项目信息填报和材料报送,减少项目检查,最大限度激发了科研人员创造活力,使科研人员能够潜心向学、创新突破。“十三五”期间,累计实施国省科技计划项目443个,取得科技成果231项,获省科技进步奖39项。

--加油,激励支撑。印发了《广元市科研院所改革实施方案》,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携带科技项目和成果离岗创业,并在科技计划、技术改造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积极实施“蜀道英才工程”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创新型企业家计划,进一步完善了广元创新领军人才、创新型企业家数据库,入库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05名,共纳入入库创新型企业家105名,评选第一届“蜀道英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34名、创新型企业家10名,兑现岗位激励资金25.2万元。

在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在苍溪县、旺苍县开展创新创业试点,出台了《科技成果代表作认定与奖励办法(试行)》等政策措施,明确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按照至少70%的比例划归成果完成人及其团队。

二、招才引智,市校合作,为科技人才服务广元开辟通道

从2008年的“高校书记校长地震灾后广元行”到2021年的“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市校合作座谈会暨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十多年来,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及高校、科研院所参与,全市共有132家单位、企业与国内外115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含5所国外大学和国际研究机构)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发布企业科技需求617项、高校科研院所成果976项,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170项,引进高层次人才100名,引进外国人才25人次,培训培养市内人才1000余名,签订技术合同337项,联合实施技术攻关80项。

--柔性引,合作攻坚。围绕广元市铝产业链创新发展,特别邀请国家铝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南大学教授、白俄罗斯工程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院士张新明及其团队来广与40家企业开展研讨和对接,发布科技成果20项,企业发布需求54条,达成意向性协议10余项,科技人才与企业向靶向精准对接转变、务实有效推进。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邓兴旺、省猕猴桃首席专家李明章等20余名专家与我市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开展猕猴桃溃疡病、TPU、高强稀土铝合金绞线等关键技术攻关20多项。

--重点引,携手共赢。中国科学院院士、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先进碳材料研究部主任成会明院士研发团队石墨负极材料成果在我市顺利转化投产,其产品通过国内知名企业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认证。特聘专家顾问中国农科院茶研所白堃元教授20年如一日研发推广茶叶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米仓山茶、七佛贡茶、广元纯黄茶先后获得四川十大名茶、四川著名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三山一早”四大名茶等殊荣,建成万亩现代茶业园区9个,千亩茶叶产业示范片27个,茶园总面积突破42万亩,广元市被省政府列为名优富硒有机绿茶生产基地。

三、培育主体,搭建平台,为科技人才展示才能搭建舞台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支撑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围绕人才培育更多更优的主体,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搭建事业舞台,才能够激活人才“一池春水”。

--育主体,带动振兴。建立“中小微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梯次培育、梯度发展机制。“十三五”期间,培育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00余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3家,培育规上科技服务企业2家,累计建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8家,完成高新技术主营业务收入971亿元。

--建平台,拓宽渠道。围绕全市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以企业为主体,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平台。“十三五”期间,累计建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校企共建研发中心等省级创新平台2家、市级创新平台74家,基本实现重点行业和企业的全覆盖。建成国家星创天地9家、省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创新创业园区(孵化基地)12家,孵化面积7万余平方米。载体不断壮大,为科技人才开展创新提供了更多的“舞台”。

朝天区“清泉村创客驿站”吸引返乡农民工、大学生、乡土能人等10余人入驻,吸纳就业人员470余人,2016年实现年产值达2300万元,灵活多样的平台为广大贫困户就业和脱贫致富拓宽了渠道、增添了活力。

四、深入基层,传经送宝,让科技人才把论文书写在广袤的基层土地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科技人才更需要深入基层,用智慧解决基层突出问题,打好基层致富根基,从根本上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网上答,释疑解惑。借力科技厅支持,“科技扶贫在线”成为全省首个全部县区开通市,广元平台入驻专家1978名、信息员9201名,2021年度推送科技需求40185条,解决技术需求39344条,群众满意率95%以上,推送量、解答数连续六年位居全省第一。通过“点对点”的信息推送,快速有效的解决了贫困户、种养大户、企业等面临的技术难题,真正实现信息能上传、需求能回应、资源能整合,有效解决了科技支撑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核桃技术专家开展现场技术服务

--现场讲,纾难解困。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建立科技特派员与乡村振兴重点村结对服务,累计选派国省市“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员1281名,开展现场技术服务指导100次,培训群众50万人次,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103项、新模式23项,培育农业科技型企业45家,建成280个合作组织、35个家庭农场,发展种养殖大户3.5万户,培育科技示范户1000余户。

科技特派员王正前在扶贫村推广的高山乌天麻种植新技术,实现年产优质乌天麻40吨、销售收入240万元,贫困户户均年增收2万余元,其帮扶事迹入选科技部《科技人员助力边远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典型事例汇编》并被《科技日报》报道。科技人才在基层一线展现出新作为,科技影响力、群众对科技人才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科技特派员指导农户种植乌天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