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四川省科学技术厅,今天是 无障碍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对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4010879号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3-06-06 18:17:00 信息来源:办公室

黄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努力提升我省公民科学素质的建议》(第879号建议)收悉,经商省委宣传部、应急厅、省科协,现答复如下:

您在建议中对当前科普工作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分析十分精准,提出的有关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对您深入调查研究、为加强科普工作提升我省公民科学素质献计献策表示感谢。

一、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科普工作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的领导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要求,切实发挥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2022111日,科技厅召集召开了四川省科普工作联席会议,省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相关领导,省科普工作联席会议40家成员单位分管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上,省委宣传部传达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科技厅做了全省科普工作情况汇报,省科协解读了《四川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审议通过了《四川省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四川省“十四五”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四川省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开展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发挥好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及时总结规划我省的科普工作。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纳入全省科普工作年度计划,推动相关省级部门(单位)和社会各方面重视科普、参与科普。

二、关于加快构建“大联合、大协作”科普工作格局

(一)繁荣科普创作

20224月,科技厅开展了2022年度全省优秀科普作品、优秀科普微视频评选活动,共评选出优秀科普作品26部,优秀科普微视频45个,推荐7部作品、5个微视频参加全国评选;举办“2022年四川省科普讲解大赛”,评选出大赛一等奖10名(并授予“2022年四川省十佳优秀科普使者”称号)、二等奖10名、三等奖20名、最佳人气奖1名、优秀组织奖19家;新立项各类科普作品项目51项。通过开展各类科普大赛、立项各类科普作品项目,吸引更多科技工作者投身于科普,推动我省科普事业繁荣发展。

应急厅利用新媒体优势突破空间时间限制,策划制作、定向供给可视化程度高、沉浸感强的特色科普产品,努力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更好地把科普知识送到群众心中。近年来,应急厅结合全省自然灾害特点,制作《死亡陷阱》《自然灾害成功避险专题片》(9)《飓风行动》等视频片,组织全省各地观看,在各个平台累计播放2000万余次;组织制作《火患猛于虎》《警钟须长鸣》等100多部警示教育片,通过坝坝会、露天影院、广场LED屏等在全省展播10万余次;制作《不要用一生的运气闯关》《代价》等4部作品参加全国评选,其中《地震如果发生在你身边······》作为地方应急系统唯一入围全国科普微视频大赛作品,获全国观众好评;制作安全宣传五进系列科普手册,向市()、县(市、区)安全宣传五进示范点发放,覆盖800万群众。

下一步,科技厅将继续做好“科普讲解大赛”、“优秀科普作品”、“优秀科普微视频”评选活动,给予经费立项支持各类型科普作品项目,充分激发科普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应急厅将依托应急管理部建立的应急科普共享平台将对全省应急管理系统自主策划制作的科普作品进行汇总分类,组织开展科普作品线上评比,筛选优质科普作品纳入应急科普库进一步提升应急科普的效率和效果;省科协将持续天府科技云优质科普供给力。组织实施“科普创作者计划”,广泛引导科技工作者、科技社团参与科普资源创作。

(二)加强科普阵地建设

根据《四川省省级科普基地管理办法》《四川省省级科普基地认定及评估后补助实施细则》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了对省级科普基地的管理。截至目前,我省省级科普基地共有208家。2022年,拟新认定25家省级科普基地,并对59家省级科普基地进行了评估和现场考察。对新认定的和评估成绩为良好以上的省级科普基地给予后补助支持。

省科协扎实开展了科普示范创建工作,一是成功推选成都市成华区等31个县(市、区)成功创建为2021-2025年全国科普示范县。二是指导支持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43家单位成功创建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三是联合科技厅、省委宣传部共同组织开展“四川省科普基地”评选。四是积极争取“四川省科普教育基地”入选《四川省创建示范活动项目目录》。

应急厅依托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开展应急科普宣传,作为省级综合性科普教育场馆,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不断升级优化自创科普品牌普洛特活动,打造普普”IP,创新推出防灾减灾科普馆馆巴士,将原本在场馆内展示的各类防灾减灾科普内容进行浓缩、打包后,变身为移动教室。防灾减灾周和国际减灾日期间,馆馆巴士走基层活动,深入灾区、社区、学校开展安全宣传,累计走进80多个县(市、区),行程16万余公里,让社会公众通过现场学习体验,实现懂常识、会操作、能急救。从2021年起,在全省持续深入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各地因地制宜打造安全宣传五进示范点,截至目前,累计打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等各类示范点6700余个,覆盖全省所有市()、区(市、县),依托示范点开展应急科普宣传,举办进企业安全科普宣传8000余场次,开展应急科普宣传进社区、进农村3万余场次,覆盖超60余万户家庭。

下一步,科技厅、省委宣传部、省科协将继续做好省级科普基地认定工作,加强科普建设的主阵地;科技厅将开展涉藏地区特色科普基地的备案工作,加强我省涉藏地区科普能力建设。深化省内对口帮扶工作,在全省遴选各领域省级科普基地,结合涉藏地区基层党建、卫生防疫、防灾减灾、禁毒防艾等工作需求,与涉藏地区重点科普载体开展结对帮扶,实现科普资源下沉。通过在科普设施建设、科普资源共享、科普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指导和帮助,不断扩充科普服务内容,提升载体服务能力,使科普工作与推进涉藏地区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

省科协下一步将联合重庆市科协举办“首届川渝科普大会”“川渝公民科学素质大赛”等活动,共同塑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普工作品牌,推动川渝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全面提升区域优质科普供给水平,在全社会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推进科研资源科普化试点工作,引导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依托重点实验室、重大科研设施等开发特色鲜明科普资源,有序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活动;扎实开展“四川省科普教育基地”创建活动,引导各类科普基地广泛开展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科普教育活动。

应急厅下一步将加快推进川渝应急科普主题馆建设。按照“1+X”模式打造应急科普馆集群,采取科技创新,建设网上体验式应急安全数字平台,夯实川渝应急科普主题馆联动基础的建设思路,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会同重庆方面对川渝两地现有应急科普场馆摸底调研,确定建设依托主体,明确下一步应急科普场馆建设方向和内容,根据《重庆四川两省市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推动两地签订共建共享应急科普场馆框架协议。

(三)提升基层科普能力

省科协推动健全基层科普传播体系。组织实施“一村(社区)一名科普员(智慧科普传播员)”计划,推动构建“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全域覆盖、高效协同”的智慧科普传播体系,着力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切实赋能基层治理。

应急厅举行两次新安全生产法网络答题挑战赛和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竞答活动,累计1080余万网友参加活动;连续3年在全省举行“森林草原防灭火答题王挑战赛”将森林草原防灭火科普知识融入到答题活动中,通过答题抽奖的方式,吸引了数百万群众参与活动。在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月期间,联合省森林消防总队到学校创新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开学第一课”活动,统筹各地资源组织万人防火签名、有奖知识问答等宣传活动2.3万余场次,开展宣传警示教育达17.9万场次,覆盖2400万余人。

下一步,省科协将推动“一村(社区)一名科普员”。动员吸引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等成为智慧科普传播员(科普员)面向城乡群众传播科普知识,引导基层群众“上天府科技云,向科学要答案”。力争在2023年实现全省所有乡()、村(社区)“科普员”全覆盖建设目标,激发“科普员”工作活力,全省“科普员”全年新增精准科普传播量不少于1亿条次。加强基层科普建设。一是巩固发展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成果,强化基层科普工作支撑,提升基层科普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着力促进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二是聚焦少数民族地区科普、老年人科普、基层科普服务体系建设、科普基地能力提升等设置调研课题,组织相关科技社团、科技工作者等进行深入调查形成智库报告。三是深入组织开展全国科普日等群众性科普活动。

(四)组织开展群众性科普活动

202327日,全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在甘孜州泸定县举行,科技厅向甘孜州及雅安市科技局捐赠了价值11余万元的种子、种苗、农药、农业种养殖技术科普图书等物资。组织8家高校院所组成的专家团队在活动现场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咨询、新品种和新技术示范推广、科普知识宣传等服务,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和肯定。

科普活动月作为中央宣传部、科技部、中国科协等15家部门评选的2021年度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示范项目,已成功举办二十六届,累计服务全省近10亿人次,成为全国深化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响亮品牌。2023228日,我省科技活动月以“科技创新引领 城乡融合发展”为主题,在眉山市丹棱县正式启动,科技厅厅长吴群刚,眉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黄河,丹棱县县委书记郭红出席仪式并致辞。科技厅二级巡视员王建伟,省科协副主席周利平,眉山市副市长黄秀航,丹棱县委副书记、县长曾建军等出席仪式。仪式由科技厅副厅长杨品华主持。继该活动后,德阳、遂宁、宜宾、绵阳等多地举办了科普活动月启动仪式。

2022年全国科普日期间,全省科协系统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群众性科普活动6508项,参与人数超880万。

应急厅联动省委依法治省办、省委宣传部、司法厅、省总工会、团省委、省消防救援总队等部门,先后在全省举办了“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警示日”“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等活动,应急、消防、公安、交通等50余个单位在活动现场设置咨询台,集中向群众宣传生产生活中的科普知识。

下一步,科技厅、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等将继续做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普活动月”、“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主题科普活动,应急厅等将继续做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等活动,推动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信科学的科普工作格局。

三、加强应急科普服务和科学传播

省科协打造了智慧科普工作新范式。依托“天府科技云”平台打通优质科普资源广泛汇聚、丰富的优质科普资源和城乡群众个性化科普的精准匹配,实现科普服务智能、精准、直达。截至2022年底,“天府科技云”平台已汇聚优质科普资源11万余条,入驻科普共享基地1000家。2022年,全省科协系统依托“天府科技云”共计为城乡群众提供精准科普服务4.65亿次,“上天府科技云,向科学要答案”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2022719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 中共四川省委涉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四川省科普赋能涉藏地区工作方案(2022-2025年)》,提出了加强涉藏地区科普能力的目标,进一步提高涉藏地区群众科学素质。20221230日,科技厅印发了《四川省“十四五”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提出了“健全民族地区科普工作体系”“加强脱贫地区普惠化科普服务”等重点任务,促进民族地区、盆周山区、欠发达地区形成良好科学氛围,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下一步,科技厅将贯彻实施《四川省科普赋能涉藏地区工作方案(2022-2025年)》《四川省“十四五”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促进民族地区、盆周山区、欠发达地区群众科学素质提升,推动形成崇尚科学风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省科协将加强和有关部门单位的资源共建共享,推动各类优质科普资源向“天府科技云”集聚,壮大培优“科普共享基地”集群,着力打造全省优质科普供给“中央厨房”。

四、关于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为加强科学普及,培养创新创造文化,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在全省科技界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积极营造良好科研生态和舆论氛围,从20227月开始,由科技厅、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委宣传部等17家省级科研诚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组建“弘扬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开展弘扬科学家精神进高校、进院所、进园区“三进”活动。首场宣讲会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举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党校(邓稼先干部学院)副教授、科研处处长李建强以《弘扬科学家精神建功新时代》为题作了宣讲。他紧紧围绕弘扬科学家精神,系统讲解了科学家精神提出的背景、内涵、实践路径,详细介绍了老一辈核科学家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勇担科技报国使命的感人事迹,并与大家互动交流,回答提问。100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聆听宣讲。

应急厅始终坚持“群众在哪里,阵地就在哪里”的原则,先后在微信、微博、今日头条、快手短视频、微视频、抖音短视频等6个平台建立官方账号,联动各市()、区()应急管理局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账号,打造“四川应急”科普宣传矩阵,拉近应急科普宣传与群众的距离。借用新媒体平台优势,先后组织了“安全生产宣传新媒体作品展播网络评选”“安全生产法有奖问答知识竞赛”等十余个线上宣传活动,通过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搭建好应急科普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在“润物细无声”中浸润每一个群众。

下一步,科技厅将加强活动宣传。充分发挥媒体功能,积极谋划主流媒体、新媒体、科普载体等全媒体宣传矩阵助力“三进”宣讲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坚守科学精神。省科协将利用“四川科技报”等媒体,大力宣传“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出版《致敬四川百年百杰科学家》系列丛书,大力宣传宏扬科学家精神。

五、关于开展表彰奖励

根据《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第342号令),对满足在科学技术普及活动中,对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和弘扬科学精神等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可授予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自2020年起,在四川省科学技术奖中增设科学普及专业组,评审表彰优秀的科普作品,三年累计推荐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在省科技进步奖中对科普工作者设置奖励,充分发挥科技奖励激励作用,调动科普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

下一步,将继续大力支持科普类别项目申报省科技进步奖,支持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等社会组织,按程序设立“天府科普创作奖”,鼓励科技工作者与文学、艺术、教育、传媒科技工作者等加强交流,创作更多优秀科普作品。

感谢您对我省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您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四川省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反馈意见表》上及时反馈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20230523

(联系人:杨佼佼;联系电话:028-86710365